朋友们,如果你对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的历史溯源和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的景区建筑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的历史溯源和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的景区建筑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的历史溯源
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始建于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是清漪园时期以河湖、稻田、蚕桑等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浓郁江南水乡情趣的景区。它是中国古代重视农桑思想的园林式表现,主要有澄鲜堂、玉河斋、延赏斋、蚕神庙、水村居等建筑。1860年,清漪园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焚掠,仅存一块乾隆皇帝御笔钦题“耕织图”石碑;1886年,慈禧在重修颐和园时,以办海军为名,在当年耕织图景区的废墟上兴建了昆明湖水操学堂,不过只存在了短短的九年,水操学堂便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屈辱中退出了历史舞台,空留下两组院落令人唏嘘凭吊;
1911年至解放前,耕织图产权与用途历经了数次变更,直至复建。
1998年底,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开始复建,复建后的耕织图景区,占地面积25公顷,核心景区4公顷,水面8公顷。
复建的耕织图景区,在保留历史遗留的水操学堂建筑的基础上,复建了延赏斋、蚕神庙等部分原清漪园时期耕织图的主体建筑。延赏斋东西两侧共有13间游廊,廊中将依照当年陈设,展陈48块描绘农耕场面的仿制石碑;蚕神庙为三开间带抱厦的建筑。景区中尚有玉河斋、澄鲜堂等建筑。为尊重历史史实,颐和园还保留了部分水操学堂建筑,并对景区内的绿化与水系进行了合理调整,再现了历史景观原貌:桑柳夹岸,烟波浩淼;亭台楼榭,处处通幽。复建后的水操学堂内陈展了各种耕织和耕织图的史料,人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历史实物和先进的展览手段来体味耕织图景区曾经的辉煌和百年来清朝由盛到衰的历史。
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的景区建筑
耕织图的建筑,从南到北由澄鲜堂、玉河斋、延赏斋、蚕神庙、织染局及水村居组成。地域开阔,建筑风格相对比较朴素。它在园中据西北方,正与昆明湖东南岸的铜牛遥相呼应,寓意“牛郎织女”隔湖相望。1755年(乾隆二十年)高宗《耕织图》诗:“玉带桥西耕织图,织云耕雨学东吴。水天气象略加彼,衣食根源每勤吾。稻正分秧蚕吐丝,耕忙亦复织忙时。汉家歌笑昆明上,牛女徒成点景为。”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时,耕织图景区也被毁灭,夷为废墟。慈禧重修颐和园时,却不去恢复耕织图旧观,而是在耕织图废墟上修了一个水操内外学堂,要在这里培养中国海军。刻有乾隆诗篇的耕织图石碑,则遗弃在学堂围墙之外。但水操学堂好景不长,九年后即退出历史舞台。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处已是一片萧瑟景象,曾经做过工厂、学校等。2004年才重新整修,耕织图区又重现于颐和园中。
重建的耕织图景区,修复了水操学堂,原耕织图中的延赏斋、玉河斋、澄鲜堂等也翻修一新,亭台楼榭,别有趣味。堂前水域遍栽荷花,平添了一份美丽。恢复的耕织图石刻,已完整陈列于游廊的墙壁之上,可见耕种和织布的各个过程。重建的蚕神庙门前绿地上栽种了各种花卉,而重修的水村居,已辟为茶室,供人们劳累时落座品茶,里边还保留了磨面用磨,打水的辘轳和水井。在恢复后的水操学堂里,几进院落规模虽不大,却还包括了一个小花园,宽大的房间内陈列着关于耕织图景区历史风貌与变迁的各种展品,院子中还陈列了当时操练用的轮船,可以参观回味,领略这块土地沧桑巨变所蕴涵的酸甜苦辣。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