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今日发文分析当下的中美关系,认为近两个月来的美中互动“四线并进”,而且随着美中政治关系解冻,美中之间很可能在两方面达成共识:一个是台湾,另一个是经贸,而这两项背后潜藏的两大眉角,足以值得注意。
这篇作者署名智库研究员苏泳霖的文章指出,“四线”主要是指:第一是高层外交线,布林肯、王毅在年内完成互访,这是峰会前奏;第二是经贸协商线,美中经济、金融两个工作组相继举行视讯会晤,尽管未能扭转美国对华经济、科技制裁方向,但至少让峰会顺理成章;第三是民间交往线,国会议员团、加州州长团先后访华,为后续做了充分铺垫;第四是军事沟通线,虽然中国防长悬缺,但美国军方时隔3年派团出席北京香山论坛,意味着美中军事交往障碍被移除。
“这个过程的背后,其实是中方对美主导权、议程设置权的展现。”文章说,因为美中政治逻辑、外交思维迥异,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外交途径,往往是从上而下,但中方的思维则恰恰相反,先由双方自下而上谈判,谈出共识后,才同意举行峰会。
文章分析,美中关系“解冻”背后可能潜藏“两大眉角”:第一,美中围绕台海议题的协调,中方绕过了美方国务院体系,直接与国安会对接。耐人寻味的是,现任“AIT”主席罗森伯格隶属于苏利文系统的国安会。可以推测,拜登、苏利文、罗森伯格形成了“一条鞭”对台决策机制。
第二,美中经贸沟通在最近半年内升温,但恰恰是“台裔背景”的贸易代表戴琪被边缘化。美国财长叶伦7月访华后,美中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但只安排了双方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官员参与,独漏贸易部门。
文章指出,美中绕过国务卿谈台湾、绕过戴琪谈经济,这里面是否有双方微妙的默契,值得细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