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英特尔能与波音分享的惨痛教训:有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与英特尔前CEO基辛格一样,波音新任掌门奥特博格是一位重视技术的领导人,肩负着拯救因过于关注眼前盈利而深陷泥潭的美国制造业传奇的使命。
善变的投资者今天可能为商学院出身的高管支付高股息和大幅削减成本而鼓掌,明天就可能要求工程师出身的高管取而代之,以弥补失去创新带来的问题。要当心他们又改主意。
2024年12月初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意外辞任英特尔(Intel)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这位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工程师曾帮助开创了USB端口和Wi-Fi技术,他于2021年1月13日获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肩负着从台积电(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和Advanced Micro Devices手中夺回失去的技术阵地的使命。当时英特尔股价应声上涨了近7%。
而在基辛格卸任当天,英特尔股价收盘基本持平。投资者对他离开并不感到难过。
2024年早些时候接掌美国制造业“另一个堕落天使”波音公司(Boeing)的奥特博格(Kelly Ortberg)需要以此为鉴。
诚然,这家飞机制造商问题的根源与英特尔并不完全相同。此前波音从大局上把握得很好,在空中客车(Airbus)仍为制造A380超级巨无霸客机而苦苦挣扎时,波音就开发出了轻量级的787梦想客机(Dreamliner)。但波音外包了太多业务,并且质控不严,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相比之下,英特尔一直坚持集芯片设计和制造为一体的垂直整合模式。该公司的一些失误与产品和生产有关:首先高管们错失了苹果公司(Apple) iPhone的机遇,然后又没有赶上如今成为人工智能(AI)革命基石的图形处理器风口。英特尔在向更小的半导体技术节点转型方面也不够快。
不过,波音与英特尔之间仍有一个共同点:自2000年代以来都变得过于狭隘地关注眼前的盈利能力,而它们所处的行业都需要巨额支出才能在未来几十年保持竞争优势。股息支付和股票回购激增,公司文化也从注重技术人才转向了根据财务指标奖励管理人员。
投资者最终看到了这种做法的愚蠢之处。在一次线上会议上,基辛格的愿景获得了英特尔董事会全体支持,其中包括一项大胆而成本不菲的押注——建造新的制造工厂为其他公司代工芯片,成为拜登(Biden)政府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如此,在英特尔去年10月报告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后,董事会还是赶走了基辛格,尽管他带头发起的新制程技术Intel 18A要到2025年中期才会证明其价值。现在,英特尔的战略方向尚不清楚,华尔街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潜在的短期解决方案上,比如可能出售公司部分资产,同时不放弃2022年《芯片法案》(Chips Act)提供的80亿美元拨款。
过去,引入“救火队长”的举措曾起到效果。1987年,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进行了代价高昂的转型,从内存芯片转向微处理器,开启了“Intel Inside”时代。在美国企业界,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曾领导波音极为成功的777项目,他于2006年转而重振陷入困境的福特汽车(Ford Motor)产品线。
不过,新任首席执行官的全面创新计划被打断也是很常见的。20世纪90年代,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罗伯特·斯坦普(Robert Stempel)就曾经历过这种情况,甚至惠普(Hewlett-Packard)的李艾科(Léo Apotheker)在2010年也有过这样的遭遇:在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几个月里,他作出了一些非常糟糕的决定,但他提出了剥离个人电脑业务、专注于软件和云计算的设想,这在2015年惠普一分为二时被证明是正确的。
在波音公司,技术型人才奥特博格被誉为卡尔霍恩(Dave Calhoun)之后正确的人选,因为没有工程背景的内部人士卡尔霍恩未能稳住局面。到目前为止,奥特博格已成功结束了一场破坏性的机械师罢工,但他很快将面临满足短期交付目标的迫切需求,以堵住波音现金流失的漏洞。
几年后,当737 MAX的替代机型开始研发时,奥特博格将迎来真正的考验。届时,距离波音最后一款全新机型787首次试飞已经过去近20年。如果波音不采取大胆且成本高昂的举措来推动飞机制造业务向前发展,航空公司从空客购买下一代飞机的风险也将前所未有地高。然而,鉴于波音许多经验丰富的工程人才已经流失,而投资者又迫切希望挽回部分损失,因此波音选择求稳的诱惑将十分巨大。
尽管奥特博格已承诺回归“正确的关注点和文化”,但英特尔的失败凸显了获得上下级持续支持的重要性。这对价值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也是一个警示:当前的市场热情支持软件巨头的“登月计划”,但对成熟的硬件行业而言,市场的耐心要少得多。
自基辛格离职以来,英特尔股价又下跌了18%。召唤“救火队长”最危险的一点在于,他有可能在问题尚未解决、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就被解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