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测器从月球带回的玻璃珠 … " 1.2 亿年前火山活动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对嫦娥五号采集的玻璃珠进行分析 … 3,000 颗中有 3 颗系火山活动生成,推测"稀土类的放射线促进火山活动"。
据悉,科学家在中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球带回的岩石中发现了过去月球火山活动的证据。此前人类认为月球上的火山活动在 30 亿年前已经结束,这一发现证明了月球地壳活动直到最近相对活跃的事实。另有人提出,月球内部有可能存在人类未知的活动。
6 日,中国科学院(CAS)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月球在 1.2 亿年前有过火山活动的研究结果。
嫦娥五号是中国 2020 年 11 月发射的月球无人探测器,任务是采集月球表面的岩石、土壤样本并带回地球。这也是继 1976 年前苏联的无人探测器"月球 24 号"以后,人类时隔 44 年再次登月采集样本。2020 年 12 月,嫦娥五号在发射一个月后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对嫦娥五号带回样本中的 3,000 颗小玻璃珠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因为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嫦娥五号从地球看不到的月球背面的"风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采集了岩石等2千克的样本。在月球地形中,风暴洋属于最近形成的,是研究过去火山活动的合适地点。
研究团队确认这 3,000 颗玻璃珠中有 3 颗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该玻璃珠的锰、钙、铝含量配比与火山活动中形成的比例相似。玻璃珠的年代通过铀-铅同位素体系测量得出,玻璃珠形成于距今 1.2 亿年前。
而此前天文学界认为月球的火山活动在大约 30 亿年前已经结束。位于月球地壳以下的地幔密度高于地球。有分析认为,这不易于引发火山爆发,因此月球的火山活动可能比地球早结束。但随着中国研究团队发现月球直到最近仍存在火山活动的证据,这一理论势必会有所修正。
此外,中国研究团队还提出了新的假设。科学家对玻璃珠的成分进行精密分析的结果显示,钍等放射性稀土类占比较高。研究团队分析称,稀土类释放的放射线产生的热量可能是引发月球内部火山活动的动力。
此次研究结果将成为探索地球、月球起源研究的重要转折点。因为月球和地球形成的时间相近,从中也许可以找到有关地球形成过程的线索。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秋立表示:既然人类再次踏足月球,就有必要研究月球表面的物质具有哪些特征,尤其对于在月球上建设基地或利用月球资源将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来源:朝鲜日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