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建国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前人民的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建国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前人民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建国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解放前,特别是日伪统治时期,在小农经济状态下,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他们靠天吃饭,如不遇天灾人祸,仅能维持生计。农民劳碌终年,除交公粮、出荷粮、地租外,有种子欠饲料,若是留下来年的生产费用,就没有足够的口粮。这样每年都有1/3的农户在来年下种时需借粮贷债,年复一年,总也翻不过身来。孤儿寡母,生活更加艰苦,没有正常收入,只得求亲靠友,解决临时困难。由于收入低,大多数农户都得紧衣缩食,穿代很简陋,一年四季有棉单两季服装的就算上等户了,大部分农户冬夏一套服装,是用青蓝粗布或“出荷布"制成的,把夏季穿过的单衣加点棉花就当棉衣过冬。因长期穿在身上不能替换和洗涤,破损很快。多数工农大众均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若是遇上灾害,人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据新安乡历史资料记载,在靠山屯有句民谣:"靠山屯,光腚屯,穿不起棉裤进革囤。"农民一日三餐都是苞米面,玉米馇子或小米。早晨喝稀,午用干,晚上吃"糊涂",不少人家是糠菜半年粮,多数人家是"冬酸菜,夏野菜,一年四季老咸菜"。农户饲养的家禽下蛋不能自食,须集中起来到市上换回急需的日用生活品,诸如煤油、火柴和食盐等。居住条件更差。少数比较富裕的农户能住上草泥房,但一般都是东西屋、南北炕、中间是厨房,又窄又小,老少三辈住一堂,很不方便。多数人家居住在矮小的地窝棚、小马架里。生活用品贫乏,就连日常生活所必须的锅、瓢、盆等有的人家也备不齐。四、五口人家一床被褥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户没有铺盖。到了夜间只能身上身下两条麻袋。有的户买不起炕席,只好睡在草上。穷苦农民盼子女,又怕生孩子。德善公社建兴大队李××的妻子在伪康德9年(1942年)生了儿子没衣穿,只好将婴儿装在母亲的裤子里养活。解放前,工人和手工业劳动者以及小职员的生活也是低下的。工资收入很低,去掉吃穿烧用没有花的。一旦遇有灾害,就得同农民一样遭受剥削,甚至有的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本县以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贫困。当时的伪政府在经济上极力盘剥,劳苦大众有纳不完的苛捐杂税、干不完的义务劳动。当时日本侵略者,为其侵华战争的需要,扩国兵,抓劳工,出勤劳俸士,强制全县人民群众为其修建飞机场,炮台,挖战壕。凡是被抓者,均被强迫从事高强度的劳动,不给饱饭吃,不给衣服穿,有病不医治,带着活气就往死人坑里扔。
解放前人民生活艰苦,只能住草棚,旧时照明多用香油(葫麻油),一般农家用铁、铜灯碗,用木头或泥巴做灯柱。40年代一些农户开始用煤油照明。贫穷家庭,用泥碗作灯,在墙壁上凿一个窝窝置放,因而有“土炕断墙头,灯油壁上流”的状况。有的农户买不起点灯油,只好即昏便息。一年之中很少用灯。
农民,以前都受地主们剥削,解决后只需要向缴一定的农税就行,到了现在,不仅不用缴税,反而可以拿钱。
对于工人,解放前被工厂主克扣的很厉害,老是要,解决后,大部分都是国企,(现在当然有很多私企,民企)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尽量保障工人的正常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前人民的生活条件怎么样?
在共产党执政以前的中国,经济极度落后,老百姓缺衣少食,穷困潦倒到没有条件讲卫生,即使连厕所这样的生活必需场所也成了滋生疾病的温床。此外,民国时代的“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现实的政治实体,因为不要说群雄割据的北洋军阀时代,即使是在号称实现了“统一”的蒋介石时代,中央政府也从来没有能够对边疆实行过有效的管控。而当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之后,元老柳亚子痛心疾首地表示“这比袁世凯的二十一条、汪兆铭的卖国条约,还要地超过他们一千倍、一万倍呢!”受降仪式上,作为胜利方代表的何应钦反过来向投降的岗村宁次鞠躬
今天,笔者在这里并不想多谈“如果中国没有出现共产党会怎样?”这样的假设性问题,只想用事实说话,也就是简单介绍一下共产党执政之前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或许,只要我们了解了这方面的情况,“如果中国没有出现共产党会怎样”这种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
那么,假如我们穿越回1949年之前的中国,当时的生活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是不是像一些影视作品当中呈现的,是那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整天在舞厅里高歌“夜上海”的情形呢?当然不是。那种情形只不过是现代“民国粉”的脑补与意淫,那个时代真实的生活状态是今天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1943年,道路边垂死的逃荒饥民
首先从一件小事说起吧。每个人都必须要大便,可是在民国时代,由于经济极度落后,造纸工业极不发达,如厕用的草纸成为了一项奢侈品。兼之卫生知识不普及,几乎没有人舍得用纸擦。于是,如厕便成为了疾病传播的温床:
【多数老百姓还是缺衣少食,穷困潦倒哪有条件讲卫生!举个擦的小事为例,当时没有专用的卫生纸,就是书纸、报纸也谈不上,即便有一点印字的纸片,别说擦,就是无意在底下坐下,也怕得罪了孔夫子,还得在头上顶一顶来赎罪。因此当时擦只得用石块、土块,且又堆放在潮湿多菌的厕所里,用了又用,你用了他用。还有女人们经期用的也是破烂布,平时避忌见人,寄藏在旮旯里,甚为肮脏。因此“十男九痔”,“十女九带”,这与卫生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洪廷编,碛口志,山西经济社,2005年09月第1版,第250页】
1948年,拥挤在赈济处门口的上海灾民
顺便提一下,今天,关于抗战的影视剧多如牛毛,但其实绝大多数作品都离那个时代非常遥远。比如说,很多亲历过《敌后武工队》那个时代的人所写的作品当中,经常提到一个事实,就是当时只有八路军上厕所用草纸,因此在清乡扫荡的时候,这也是鬼子搜查的一条线索,一旦发现如厕用纸,几乎就等同于发现了八路军。但是,笔者却从未在今天的文艺作品当中看到过符合这类事实的细节。
说完上厕所,再说第二件小事,就是用电。当然,时代在进步,如果民国时代的发电量不高,那也并不应该过度指责。问题的关键在于,民国时代不仅电量很少,而且电压还不统一。当时各国都在中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地军阀也都有自己亲近模仿的,所以就导致了家庭电路的电压五花八门:
【许多应该统一的技术要求并没有做到统一,同一产品各地仍执行不同的标准。象电压等级,既有日本的100伏50赫、德国的125伏25赫,也有美国的110伏60赫,英国的220伏50赫等,反映出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和性质。
——杨炳芝,中国科学技术法律知识全书,中国科学技术社,1993年02月第1版,第470页】
因此,假如你生活在民国时期的大城市当中,那么很有可能搬上一次家,家里所有的电器就全部都报废了,连个电灯泡都不能带到新家里重新使用。因为很多大城市里既有日本控制区,也有英国控制区,两者的电压相差两倍多,在日本控制区内适用的电器在英国控制区内就会被烧坏,而在英国控制区内适用的电器在日本控制区内,则会因为电压过低难以启动。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