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43岁朱 德,正和妻子吃饭。突然,10名敌军端着枪踹门而入:“抓住朱 德!”妻子见状,赶紧抓起1个脸盆递给朱 德,并大吼起来,敌军一听,慌忙撇下朱 德,转身冲了出去。
要说这个朱德先生,他可是一个打游击战的专家,那他这个专家,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磨砺出来的。而且,他自己专门总结出了一套独一无二的战斗方法,所以面对敌人他可以临危不惧。生出机智而巧妙的方法,化险为夷。
朱德在几十年的革命抗战中,有着优良的革命作风,并且非常注重一个良好家风的培养。朱德唯一的儿子,也是抗战干部。他的儿子朱琦在战斗中不幸腿部中弹导致残疾,而就算身负残疾,他的儿子也从来没有偷懒,而是去当了铁路局的工人。
而朱德对家人的规定非常的严格,不准他们乘汽车出行,不准为亲友开特权,不能讲究吃穿玩。朱德常常会说简餐简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了。衣服要保证干净整洁,不能脱离工人和农民,干部的子女不要沾沾自喜,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思想非常不正确。
他不但严格要求别人,还更严格要求自己,他的衣服往往都有着补丁。对于他的后辈他常常教导他们,要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他教导孩子,事业不只是升官发财,这个事业就是俯下身来为人民服务,这才叫最大的事业。
对于自己手底下的士兵,他也经常与他们一起生活,并且密切接触。士兵都非常信任,他善于打游击战,更是得益于群众们的信任、帮助,如果没有广大群众帮助他,他肯定是无法成功的。
他教育战士,部队要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丝一毫而且他也强调。部长应该爱戴他们的士兵不去对士兵进行辱骂和体罚,对百姓的爱戴,百姓都记在心里,所以百姓也倾其所有来帮助他。
在1929年的时候,朱德带领着他的军队来到了广东丰顺县的一个镇上,当地的百姓受到反派的鼓动,对红军心存戒备,战士们非常不理解,可朱德却非常耐心地说,百姓怕我们,是因为不了解我们,我们要为百姓做事,做好事,他们会理解的。
于是,他就亲自为老乡种地、劈柴,干一些琐事。终于,群众们消除了对红军的戒备心,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每天在院子里为它们打杂的人,竟然是红军的领头人。正是因为他这样的融入群众,与群众们打成一片,这给了他一个群众的护身符,在危机的时候,群众能救他于水火。
就在1929年2月,国民党部队,趁其不备包围了他驻扎在山上的部队。此时,他正和妻子在家中吃饭,来人报消息希望朱德可以先走,部队随后可以自己突围。可是,朱德坚决不肯丢下妻子一个人。
正在激烈的争执时,房门哗啦一声被踢开了,十几个敌人端着枪,气势汹汹冲了进来,大喊一声,抓住朱德!妻子见状,赶紧抓起一个脸盆递给朱德,并大声吼起来,快出去给军长打一盆水来洗脸!
朱德连忙转身想往外走,但此时前方一个健硕的家伙直接用枪挡住朱德,另一个敌兵也凑到他妻子身前来,问道,他是你什么人?他妻子赶忙答道,他是伙夫。敌兵们转脸看向朱德,他胡子拉碴,身上穿着也是破布的士兵衣服,不像是个大官的模样。
接着就把注意力转向他的妻子,说那你快告诉我,朱德在哪里?妻子说他出去了,还未回来,你们想找他,我带你们去。敌人们将信将疑,但是也跟着他往外走,走着走着就发现不对劲,可能被骗了。
可是此时已经走出很远了,敌人一气之下将他的妻子打死了。朱德知道后,伤痛欲绝。但也正是他的融入农民与与群众化为一体,才能让他免于灾难。
朱德曾经说过,革命者的遗产不在于金钱,而是一种革命的精神,他一直都说自己是无产阶级,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家的,自己最珍视的东西就是一张毛主席的画像。他死后,将自己所有的存款全部上交给了党组织。
他的子孙后代没有分得一分一毫,但是子孙后代都完全的继承了他的精神。他革命的精神,革命的传统,革命的情怀,革命的意志,都永久的流传下去了。他是如此的让人敬佩和敬仰。他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