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9月14日援引西方官员的说法,俄罗斯已成功克服西方实施的制裁和出口管制,导弹和炮弹产量已经追平甚至超过了开战前的水平,其中大口径炮弹的产量超过了200万发。乌克兰泽连斯基政权的日子会非常难过,“面临一个特别黑暗和寒冷的冬天”。
200万这个数字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够他们羡慕嫉妒恨的。美国国防部说,经过全力动员,美国也只能在2025年才实现年产炮弹百万发的目标。欧洲国家,包括曾经的军火强国德国,都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
英国甚至表示,到2025年只能实现每个月2万发的炮弹产量。自称拥有先进科学技术和强大生产力的北约,在200万发这个数字面前,显得非常的无力和慌乱。
俄罗斯和西方的炮弹产量怎么会相差这么大呢?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在苏联时代,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建立了大量的军工生产设施。其中有些弹药厂属于战备工厂,也就是不打仗不开工。炮弹生产设施的设备专用化程度比较高,而且有些工厂为了保密和安全,设置在较为偏僻的地区,所以躲过了苏联解体后那一波砸锅卖铁的狂潮。另外,由于经济陷入困难,俄罗斯高度依靠军火出口来为政府创造财政收入,所以相当一部分军工产能是持续保持的。
西方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理论上说,西方国家应该拥有更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更高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但从美国弹药工厂的情况来看,这些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并不高。特别是一些由政府运营的军工厂,还停留在二战后期的水平。这其中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
在朝鲜战场,美军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弹药,但也没有能够战胜中国人民志愿军。到越南战场,美军的弹药投射当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但地毯式轰炸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从越战后期开始,美军开始尝试使用精确打击弹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研发了电视制导空对地导弹、激光制导炮弹和末敏弹。当时曾有西方军事文献认为,在欧洲战场上,如果苏联军队发起进攻,那么美军要发射1500枚普通155炮弹才能击毁一辆坦克,如果发射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可能只要打两三发就能达到相同的毁伤效果。
两次攻打伊拉克,美军更加坚定地认为精确制导弹药是未来战场上的主角,不需要订购大量的普通炮弹了,有限的普通弹药订货,用军工厂的老款设备就可以满足。欧洲国家紧跟美国的军事思路,自然也就走上了相同的道路。苏联在80年代后期也试图赶这样的技术发展潮流,但由于军事电子工业差距比较大,所以弹药性能的差距很明显。苏联还是更多地依靠增加弹药投射数量来寻求胜利。
谁料想乌克兰战争,和北约所设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差别很大。俄罗斯并没有动用大量坦克装甲车辆形成钢铁洪流,来冲击乌克兰的防线,而是建筑了绵密的坚固工事。要想撬开这样的防线。投射数量比命中精度意义更大。所以,西方国家在军工科研生产上的短板就充分暴露出来了。
除了普通的炮弹以外,俄罗斯在制导武器的产量上也取得了突破。西方人士发现俄罗斯现在采取了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不列入军火清单的民用电子元器件,来安装在精确制导弹药里。这些器件的性能当然比不上军用品,但是通过筛选、降额使用、限制使用条件等方式,还是能够制造出堪用的精确制导弹药来。所谓筛选就是大量购买民用器件,从里面挑选出少数性能超群的个体。降额使用,就是把高标准的民用器件用在低标准的军用场合。
至于限制使用条件,比如说原来要求弹药的某种元器件在零下50度到零上50度之间使用,那么现在就把使用条件降到零下20度到零上30度。这样做出来的精确制导弹药,可能性能有所下降,成本有所上升,但总比没有好。
看来,俄罗斯已经找到了办法来解决战争的需求,而美国和北约却还在自相纠结,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很可能会在弹药供应问题上越来越依赖于韩国,这是乌克兰战争中相当可笑的一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