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22日文章,原题:德国企业顶住政府压力增加在华投资德国政府和布鲁塞尔的欧洲政界人士正向德国一些最大企业施压,要求它们减少对中国的风险敞口。但这些公司却增加了对中国的投资。

来自(德国)政府的压力加大之际,近几个月来,在中国有较大规模业务的德国公司已在努力使这些业务免受西方潜在制裁的影响。这些公司正寻求提高本地生产;它们与中国供应商达成协议,提高供应链本地化的程度,并与中国公司建立联盟关系。

欧盟委员会上周宣布,将对中国汽车行业被指获得不公平补贴展开调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之一,也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强劲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尽管如此,德国汽车制造商仍对欧盟的调查提出批评,担心这可能会让它们遭受中方的反制。

在西方孤立中国的情况下,德国企业会遭受巨大损失,然而德企不退反进,已加大参与力度,试图隔离自己在中国的工厂,以便无论全球政治气候如何,都能继续大量生产产品。

德国大型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在中国投资近100亿欧元。巴斯夫最近在湛江破土动工建设一座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该工厂是其位于南京的一体化基地的一部分。此次扩建后,巴斯夫在中国市场持续增长需要什么,便可以在中国生产什么。

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博乐仁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作为今年20亿欧元全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将在华投资约1.4亿欧元。他誓言要捍卫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继续在华投资。

大众汽车表示将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投资,共同开发和制造电动汽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说,这种合作关系“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慕尼黑车展间隙对记者说,公司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特别是因为大众汽车需要中国技术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今年早些时候,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宣布将于2026年开始为中国客户在华生产其下一代电动车型新世代而不是从德国出口至中国。宝马还扩建了宝马沈阳研发中心,以加强本地设计和开发。

一定程度上受这些战略影响,德国在华投资在多年下降后有所上升。研究机构荣鼎集团的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在欧盟和英国对华直接投资中所占份额从前一年的46%上升到52%。德国央行援引最新数据称,德企在华子公司实现3820亿欧元的销售额和230亿欧元的利润。在华业务占德国工业企业全球销售额的22%,利润的15%。

荣鼎分析师诺亚·巴尔金说:“德国汽车制造商认为,无论是从收入角度还是从向电动汽车的技术转型来看,中国市场都事关生死存亡。”一位业内高管指出,一些欧洲高管认为美国在如何与中国打交道的问题上采用了双标。(作者威廉·波斯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