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相信很多人对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是谁写的_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什么意思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是谁写的_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故事: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 ,弘忍 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 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 神秀 。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 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诗, 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诗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诗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首诗,但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首诗,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诗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首诗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简译: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返回目录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什么意思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神秀说的。他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是讲究通过不断的修行来达到“悟道”,即“渐悟”。也就是说印度禅宗认为,人的本性是污秽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们眼贪好色,耳耽妙声,鼻爱名香,舌嗜上味,身触细滑,贪图金钱,爱好名望,希求安逸,这些都是痛苦的根源。必须通过戒、定、慧三个步骤逐渐达到绝对的幸福,最后成为无需语言而能进行心理交流的“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禅宗六祖慧能所作,他的意思是:“人之初,性本善”,而“食色,性也”,无可指责!根据中国人的这一观念,慧能提出:既然人心清净,那么只要拨去人们认识上的迷雾,清除主观的障碍,直指本心,就可立刻成佛。这样,就用不着修戒、定、慧三学,用不着苦行,用不着研读经典,只要念头一转,保持自然适意的乐观轻松状态,佛便在心中。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