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总理米舒斯京,在同一天提到中国,即将于10月访华的普京,最终选择在北京,要为现在的俄罗斯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俄乌局势再度变化之际,俄罗斯进一步将目光看向了东方。日前,俄总理米舒斯京就在俄远东城市乌兰乌德的一处机车修理厂视察时表示,在前所未有的制裁压力之下,俄罗斯如果不认真地“转向东方”,开辟新物流走廊,将无法实现国家发展的整体目标。
【俄媒相关报道截图】
这位总理还对工人们强调,你们要在工厂内处理一些事情,帮助国家应对挑战。
从米舒斯京此番表态上,外界也可以明显看出,俄罗斯政府已经将转向东方,或者说“东向战略”,视为了自己能否在未来几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里,抵御住西方压力的关键。这其实也是俄罗斯政治精英们的一种共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主抓经济建设等工作的米舒斯京,已经在今年5月访问中国,与中方就中俄经济合作中的许多细节,展开了沟通。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萨哈林州州长利马连科等政要也先后访华,就立法沟通、中国企业赴俄投资等议题,与中方进行磋商。
【普京也将在年内访问中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米舒斯京视察工厂,强调“转向东方”的同一天,克宫方面对外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将在今年10月正式访华。可以说,俄方高层正在通过不同方式,不断向中国释放深化中俄关系的信号。
在俄方的大力推动下,中俄之间的经贸往来,也确实在快速增长,很有可能提前实现年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既定目标。但在当前的中俄经贸往来之中,也不是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米舒斯京此次在乌兰乌德,这一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关键节点,视察铁路机车修理厂,其实就是在了解具体情况,以便解决当前中俄经贸中的一大隐患——俄国内基建水平不足带来的物流运力问题。
【米舒斯京正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视察】
相信大家都清楚,俄罗斯是一个国土东西跨度极大的国家,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俄罗斯东西方发展并不均衡。处于欧洲的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基建水平较高,远东地区虽然经过了多年发展,但整体的基建水平仍有不足之处。
这一点在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后,体现得十分明显。根据俄央行去年9月给出的数据,未来中俄贸易所需要的铁路运力,是当前已有运力的19倍之多。
因此,虽然在俄铁路部门的努力之下,俄方通过铁路运往中国的货物数量,在去年增加了31%,在今年前几个月又增长了69%,但运力紧张的难题仍未彻底解决。各能源出口企业抢夺铁路运力的情况时有发生。
【俄罗斯远东的基建水平较差】
此外,米舒斯京此次强调必须“认真转向东方”的时间节点,十分微妙。
具体来说,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莫斯科方面本来规划了东部、亚速-黑海、里海3个重点发力方向,准备同步建设3条重要的国际运输和物流走廊,缓解西方制裁下的经贸压力。
可随着扼守黑海出入口的土耳其,重新倒向美国,同意瑞典加入北约,俄方暂停黑海粮食协议,并在乌克兰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后,报复性的袭击敖德萨等乌方控制下的黑海沿岸城市。亚速-黑海走廊的建设,其实已经陷入停滞。
【黑海谷物协议已经“停摆”】
虽然俄方正在通过俄罗斯-非洲峰会,与非洲国家商讨粮食和化肥物流走廊的问题,但只要无法重新搞定土耳其,俄方在黑海方向上的运输线就将时刻处于北约威胁之下。
而在里海方向上,俄方正在加快建设的“北-南”国际运输走廊,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一走廊沿线国家,很多都是能源出口国,且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只有走廊终点的印度,能够“吃下”大量的俄罗斯出口商品。
与此同时,印度等国在制造业领域与中国仍旧存在着现实差距,俄方很难通过“北-南”走廊,获得西方企业大量退出后,俄国内需要的所有商品。由此可见,俄方现在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必须将破局的关键放在中国身上,更加专注于“转向东方”。
而站在中国的角度上,我们虽然已经明确,愿与俄方全面深化合作,但在这种以双赢为最终目标的合作之中,中国不可能不顾自身利益,答应俄方提出的所有要求,在类似天然气价格等问题上,双方仍旧要进行应有的谈判。
俄方在对中方提出要求的同时,也要积极满足中国在东北出海口等问题上的合理诉求。只有这样,双方的合作,才能够稳步进行。
【大量中国商品也在运往俄罗斯】
最后总结一下,在俄罗斯方面进一步确立“东向”战略之后,中俄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双边年贸易额绝不会止步于2000亿美元。
但双方在合作之中仍旧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只有两国都以实际情况出发,在合作之中,考虑对方的现实利益,双方的合作才会稳定且长久地进行下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