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文化,儒家,澳大利亚

参考消息网6月18日报道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6月14日刊登文化学者约翰·霍普金斯的文章,题为《保罗·基廷、孔子和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全文摘编如下:

西方对中国的误解有着漫长而突出的历史。这些误解大多由西方媒体造成,可以追溯到清朝。

当时的澳大利亚《时报》记者乔治·莫里森不会说中文,因此依靠埃德蒙·巴克豪斯爵士作为主要的消息来源。巴克豪斯无疑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但同时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说谎者和造假者。莫里森和巴克豪斯这类人散播的一些不实言论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对中国的看法。

清朝末期,中国处于衰落之中,因此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误读也许对西方来说影响较小。随着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有人开始关注我们对中国——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强大的邻居——的了解或误解程度。这当然是一个庞大的主题。但当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2021年11月在澳大利亚全国记者协会发表讲话时,他为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与政治开启了一个潜在机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表述是进行探讨的一个不错的起点,因为它就是经常引起讨论的儒家思想的一个例子。

这个表述的常见解释是这样的:“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父就是父,子就是子。”这通常被解读为对僵化的等级社会的认可。然而,这种解读没有考虑到儒家思想的一些关键概念,以及应该如何应用这一表述。

支撑儒家思想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互惠”。这一观念存在于世界许多思想学派中,包括基督教的信条“对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对你做的事”。儒家思想则更进一步,认为行为的互惠是我们培养更好的人的手段之一。我们不仅要像我们希望别人对待我们那样对待别人,而且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将创造一种积极的循环,即一种好的行为会得到另一种好的行为的回应,如此循环往复。

这种互惠的概念也适用于不同社会层级之间的关系。“天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契约——取决于每个社会层级在互惠体系中是否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如果统治者的行为方式不符合统治者的身份,那么“天命”——即赋予他们权力的契约——就会被解除。如果他们确实表现得像一个好的统治者,那么他们的臣民就会尊重他们,服从他们的命令。这种制度的基础在于家庭关系——如果父亲表现得像慈父,儿子就会尊重和服从他。这是自然法则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儒家的许多思想都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因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确实描述了一个等级社会,但这样一个社会不仅是由在等级秩序中地位较高者的权力维持的,也是由社会不同层级之间的相互责任维系的。

这并不是说儒家的价值体系是优越的,也不是说它如今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不过,基廷让我们注意到的是,要了解我们最强大的邻居,就必须对影响其人民和政府的文化与哲学有所了解。

这种理解或许有助于我们做好准备以应对同中国的任何可能冲突,但也可能有助于我们避免对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