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的普氏野马。
捷克外长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讨论了哈捷两国普氏野马重新引入合作项目实施进展。
2024 年 6 月,首批 7 匹普氏野马已从捷克运抵哈萨克斯坦"阿勒腾达拉"自然保护区,未来五年还将引入 40 匹 。
普氏野马是马的亚种,原产于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一带(因此也被称作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
普氏野马于 1879 年由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首次发现,其后其野外数量不断下降,至 1969 年人类最后一次发现其野生个体,前后仅经历 90 年的时间,其保护状态也由濒危变为野外灭绝。
此后,世界各国加强了对该野马的保护措施,对部分人工饲养保留下来的马匹加以重点保护,使该物种得以延续,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一些针对该物种野外放养计划正式启动,并很快成功实现了野外繁殖。
普氏野马是 1879 年由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当时中国蒙古西部的科布多首次发现,1881 年,这种野马也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正式命名,由于此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再没有野马存在,此发现曾轰动一时,但大规模的捕猎也紧随而来。
进入 20 世纪,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战争的破坏,牧场的扩大以及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蒙古野马分布区急剧缩小。直到 1967 年人们最后一次看到野生种群,1969 年最后一次看到野生个体,之后,野生的蒙古野马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个物种的保护状态也由“濒危”变为了"野外灭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些普氏野马仅在捷克布拉格和联邦德国慕尼黑二园还剩下不到 20 匹的数量,而这其中又仅有一半有繁殖能力,当前全世界饲养的野马,几乎全是这 10 匹 3 公 7 母的后代。
唯一的例外就是乌克兰阿斯卡尼亚·诺瓦野生动物园为了重建野马群,除了从慕尼黑和布拉格买回几匹外,还在 1957 年从蒙古的国家种马场买来一匹真正野生的野马(1947 年捕获)。
普氏野马的野生种群已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中国灭绝。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以来,中国陆续从欧洲引回普氏野马,在新疆卡拉麦里和甘肃武威半散放养殖。
普氏野马在新疆种群数量至 2018 年已突破 400 匹,其中野放种群突破 200 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种群也达到 40 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