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对慨然一叹的意思和绝品的绝品原文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慨然一叹的意思和绝品的绝品原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慨然一叹的意思

问题一:慨然一叹意思(1)感慨的样子。
例:陶渊明《有会而作》:“岁月夕矣,慨然咏怀。”
(2)激愤的样子。
例:《宋史.王安石传》:“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3)豪爽的样子。
例:《杨家将演义》三十五回:“孟良慨然允诺。”
问题二:绝品的绝品原文民国初年。保定城南有一家装裱店。店主姓常。三十几岁,穿长袍,很斯文,人叫他常先生。常先生没有雇佣伙计,自己装裱字画,手艺很神,一些样子容貌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常先生是外地人。几年前到了保定,开了这店,常先生无有家室,经常一个人到保定看湖楼来饮酒。常先生善饮,久之便与刘三爷相熟了。刘三爷是保定富户,三代经营绸缎,颇有些家财。闲来也做些收藏生意。三爷是看湖楼的常客,保定的酒楼茶肆是富商们谈生意的地处。三爷来看湖楼是奔生意而来。三爷不饮酒,上楼只喊一壶茶。有时没有生意,三爷便与常先生闲聊神侃。常先生学问大,善谈。三爷考过秀才,饱学。两人渐渐淡得进港,由此熟了。三爷就经常到常先生店里购些字画收藏。常先生也偶然推荐一些字画给三爷。王爷爽快,凡是常先生推荐,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三爷的娘子马氏放心不下,瞒着三爷,让下人拿着字画到京城找行家鉴定。皆货真价实。如此几次,马氏也就不再疑。三爷后来知道,就讥笑:“妇人之见。”那天,三爷又与常先生在酒楼闲侃,侃了一会儿,三爷就问:“我真是不懂,今天冒失地问一句,先生目力老到,辨得真伪优劣,如何不做些收藏生意?”常先生呷一口酒,笑道:“凡事依性情而定。三爷是聚财的性子,我是散财的脾气,好东西到了我手里,只怕是日后嘴馋挨不住,要换了酒吃的。”说完,就笑。三爷也笑了。常先生左右看看,凑近三爷。低了声音道:“我手上现有一张古画,主顾要大价钱。我劝三爷吃进,三爷可否有意?三爷笑道:“先生替我看中,买进便是。但不知那边开价多少?”常先生道:“三千大洋。”“三千?”三爷倒吸一口气,就有些口软。常先生笑道:“我仔细看过,此画实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委实是主顾急着用钱,才忍痛抛出。三爷不可错过机会。”三爷点点头:“既然先生已经认定,我明日凑足银子就是。”常先生又道:“三爷若收下此画,万不可示人。若是有人开价,出多少也是不能卖的啊。”三爷看常先生一脸郑重,点头说记下了。三爷回家告诉了马氐,让马氏去凑足大洋。马氏听得呆了:“什么宝贝?值这么多?”三爷道:“常先生看中,断不会错的。你莫要再多言了。”第二天,常先生携一布包,来到三爷家中。三爷屏去下人,又关门闭窗,常先生才打开布包,里边又是布包,如此四五层,最后取出一幅画来。打开,那纸已泛深黄。但托裱一新。三爷埋头看画,却看不出名堂。抬头淡然一笑;“刘某眼拙,还看常先生指点。”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画卷好,重新包裹严密,双手交与三爷,郑重说一句:“三爷啊,关于此画。我不再多说,此画价值连城,悉心藏之啊。”三爷也庄重接下:“刘某记下了。”就喊进马氏,取来三千大洋的银票,交与常先生。常先生就告辞。第二天,三爷刚刚起床,下人来告,说常先生的店展被官府抄了,已查封,常先生也不在店里。三爷惊了脸,半晌说不出话来。常先生从此失落,保定街上便传常先生原是江洋大盗,犯了重案,改名换姓,来保定藏身。三爷听过,无动于衷。又过了些日子,马氏终是放心不下那幅画,差下人到京城请来一位古董行家家,鉴定那幅画。那行家认真看过,一阵无语之后,长叹一声:“此画不假,可惜是揭品,便不值几文了。”三爷一怔,忙问作甚揭品。行家道:“所谓揭品,即一张画分两层揭开。这非是一般做假者能所为之。此画更为厉害的,是将一张画揭为两张,且不露一点痕迹。这张是下边的一层,不值钱的。但此画揭得平展,无痕,均称,也算得上世上罕见的装裱高手所为了。”三爷听得发呆,许久,点头称是,就送走了古董行家。马氏忍不住心疼地骂起来:“姓常的黑心,坑了咱三千大洋啊。”三爷登时沉下脸:“不可胡说,我与常先生非一日之交,他坦荡爽直,怎么会哄骗我。千虑......>>
问题三:跪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散文残阳如血,斜挂在西天,余晖洒在迤逦而去的易水上,如同血染的彩带。群山如铁,静默无语,而山的轮廓被夕阳锤炼的殷红如火,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令人不敢对视。一带寒林笼在山的阴影中,像一首哀怨的曲子,从眼前蜿蜒到遥远的暮色中。一群白衣人在易水边缓慢移动,神情肃穆,面露戚容,像送行,又像是诀别。
看着送行的人们,荆轲面色平静,他不想说什么,也用不着说什么,他是一个“士”,他有胆识,有智谋,但他无法决定自己的行动。“士为知己者死”,太子丹是不是知己,他不敢确定,这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他是个“士”,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担起“士”的名声。看着这群神情肃穆的人们,荆轲反而心静如水,最初的一丝恐惧现在反而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当初他之所以恐惧,是因为他想很好地完成一件惊天动地的伟业,虽然可能会因此而失去性命,却是一个可以名垂千古的绝佳机会,因此他做了周密的布置,想好了每一个行动细节。他渴望成功,因为他有成功的机会,为此他兴奋,他恐浮。即将面对无比强大的对手令他恐惧,如果不能成功,将叫他遗憾终生,对此,更加叫他恐惧不已。在兴奋和恐惧中,他静等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一到,他们就可以去成就一桩惊天动地的大的事了,如想成就大事,就必须耐心等待。
可是太子丹却等不下去了,他不但失去了等待的耐心,还对荆轲的静静等待提出了质疑。荆轲无奈上路,他也必须上路,他的皮囊里还有一个人的头颅,为这次行动而甘愿献出的人头。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却没有卧薪尝胆的耐心,成功与否,只能看运气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荆轲慨然一叹,默然无语。
慨然赴死与欣然赴宴,对荆轲而言已无太大的区别,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心情复杂的反而是一些与之相关的人。看看太子丹那焦虑的眼神和左右们悲从心来的表情,全没有荆轲的坦然与从容。荆轲无暇顾及这许多,利箭在弦容不得丝毫的犹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也许就是“士”的宿命。
荆轲停住脚步,转身站住,那双明净目光缓缓扫过如同被鲜血漂染过的群山,穿过山顶射向那燃烧着烈焰的天空,然后停留在奔涌不息的易水河上,深情的,久久注视着。那明亮的眸光变得柔和了,像一个即将远行游子面对慈爱的母亲,即将奔赴天涯的丈夫面对无语凝咽的妻子。轻轻的一声叹息,有阴霾漫上双眼,似乎,有泪水打湿了衣襟。停息了片刻,对着太子丹等众人深深一揖,他要告别上路了。
人群中一阵低沉的骚动,那群一直沉默的人像是被飓风掠过的蒿草,一下子矮了半截,低下头,不敢与荆轲的目光对视。不知是不忍看到一个即将赴死的人那平静的目光,还是不想看到眼前这个寄托了他们全部梦想的人的眼里流露出哪怕是一丝的慌乱和惊恐。他们在低声祷告,就像面对万能的菩萨。不知人们在说什么,那种低沉的近乎绝望的声音,又像是从送葬人群中荡出一片哀鸣,在易水两岸久久低h。
挂在天边的夕阳在哀鸣中颤抖了一下,完全沉没在山的那一边,易水两岸顿时暗了下来,无边的黑暗迅速聚集过来,送行和被送的人一下子被黑暗隔开。身着白袍的送行的人们,在夜色的笼罩下像是一团团飘忽不定的影子,绰绰约约,迷迷茫茫。荆轲挺拔的身姿却越发清晰高大,夜风撩起了他飘飘的裙摆,像一面张扬的旗帜。
他登上车,向着苍茫的夜色出发了。在他的身后,响起了高渐离那低沉哀怨的击筑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亢苍凉的吟唱从苍茫的夜色飘来。
不知道行不行哦,西西
问题四:清风一心追明月,未有二意赏云容求对联清风一心追明月,未有二意赏云容。-----灯火阑珊伴孤客,慨然一叹夜色浓。
对的不好见笑。上联清风明月相互依恋,目中不去在看云彩的姿容,视为多情。下联灯火阑珊氛围内有孤独的人存在,只能慨叹夜色太浓找不到伊人,视为孤寂。我用多情对孤寂,有点凄凉有点不工整,不过这也是我此时的一份心情……
问题五:怎么利用男人的愧疚感进入初二,我们班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她姓王,听说她教学水平很高。
但是,事情却没有我想的那么好,王老师的教学方法让我很不习惯,由此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怎么抓重点,怎么预习……一时间全乱了!我开始讨厌这个王老师。
不久,有一个作文比赛,我想报名却错过了报名日期,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王老师,尽管我对她还有些反感。王老师非常热情地答应给我争取一个名额,而且还在班上表扬了我的写作积极性,并真诚地希望我能拿个名次。
然而,当别人都交上作文时,我脑子里却还是空空的,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王老师没有问起我这件事,但我心里总有一丝愧疚,觉得辜负了王老师的心意。
期中答案,我的语文成绩不够理想,我们班的总分也名落孙山,以前我们班的总分,可一直排在6个普通班的第一位呢!我对王老师更加反感了。
上课的时候,王老师在前面讲课,我在语文书上涂鸦,我开始有些不喜欢语文课了。后来王老师找我谈话,原以为她会狠狠地批评我,让我没想到的是,她放下了“老师”的架子,跟我说话就像朋友一样。我们谈起了我的耳朵,那不完美的耳朵,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影响,王老师对我深表同情。谈到父母的严厉管教,她劝慰我说要理解他们的苦衷,还跟我说要好好孝敬父母。最后王老师真诚地希望我努力,希望我比常人做得更好。
这次难忘的谈话,王老师只字不提我上课的表现,但我心里很明白。我开始敬重这个王老师了,因为她教了我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做人的原则。
曾经有一段时间,其他班的语文都已讲完一个单元了,而王老师才很费劲很详细地讲完了两课内容。我知道这是因为那些不安分的同学影响了教学进度,但她没有告诉我们班主任,因为王老师爱我们,她更理解我们。每当这时,我心里就会莫名地愧疚起来。
现在我的语文成绩比原来语文老师任教时还要好,的确,这位王老师的教学很有方法,只是深藏不露,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罢了。每当看见王老师,心里的愧疚和敬重便油然而生。我慨然一叹,做个好老师确实不容易,被不懂事的同学误解,但她还是那么耐心、热诚。
如今我早已没有了那份愧疚,取而代之的是努力,我要做得比正常人更优秀,这也许是王老师最感欣慰的吧!

返回目录

绝品的绝品原文

民国初年。保定城南有一家装裱店。店主姓常。三十几岁,穿长袍,很斯文,人叫他常先生。
常先生没有雇佣伙计,自己装裱字画,手艺很神,一些样子容貌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
常先生是外地人。几年前到了保定,开了这店,常先生无有家室,经常一个人到保定看湖楼来饮酒。常先生善饮,久之便与刘三爷相熟了。
刘三爷是保定富户,三代经营绸缎,颇有些家财。闲来也做些收藏生意。
三爷是看湖楼的常客,保定的酒楼茶肆是富商们谈生意的地处。三爷来看湖楼是奔生意而来。三爷不饮酒,上楼只喊一壶茶。有时没有生意,三爷便与常先生闲聊神侃。常先生学问大,善谈。三爷考过秀才,饱学。两人渐渐淡得进港,由此熟了。三爷就经常到常先生店里购些字画收藏。常先生也偶然推荐一些字画给三爷。王爷爽快,凡是常先生推荐,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三爷的娘子马氏放心不下,瞒着三爷,让下人拿着字画到京城找行家鉴定。皆货真价实。如此几次,马氏也就不再疑。三爷后来知道,就讥笑:“妇人之见。”
那天,三爷又与常先生在酒楼闲侃,侃了一会儿,三爷就问:“我真是不懂,今天冒失地问一句,先生目力老到,辨得真伪优劣,如何不做些收藏生意?”
常先生呷一口酒,笑道:“凡事依性情而定。三爷是聚财的性子,我是散财的脾气,好东西到了我手里,只怕是日后嘴馋挨不住,要换了酒吃的。”说完,就笑。
三爷也笑了。
常先生左右看看,凑近三爷。低了声音道:“我手上现有一张古画,主顾要大价钱。我劝三爷吃进,三爷可否有意?
三爷笑道:“先生替我看中,买进便是。但不知那边开价多少?”
常先生道:“三千大洋。”
“三千?”三爷倒吸一口气,就有些口软。
常先生笑道:“我仔细看过,此画实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委实是主顾急着用钱,才忍痛抛出。三爷不可错过机会。”
三爷点点头:“既然先生已经认定,我明日凑足银子就是。”
常先生又道:“三爷若收下此画,万不可示人。若是有人开价,出多少也是不能卖的啊。”
三爷看常先生一脸郑重,点头说记下了。
三爷回家告诉了马氐,让马氏去凑足大洋。
马氏听得呆了:“什么宝贝?值这么多?”
三爷道:“常先生看中,断不会错的。你莫要再多言了。”
第二天,常先生携一布包,来到三爷家中。三爷屏去下人,又关门闭窗,常先生才打开布包,里边又是布包,如此四五层,最后取出一幅画来。打开,那纸已泛深黄。但托裱一新。
三爷埋头看画,却看不出名堂。抬头淡然一笑;“刘某眼拙,还看常先生指点。”
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画卷好,重新包裹严密,双手交与三爷,郑重说一句:“三爷啊,关于此画。我不再多说,此画价值连城,悉心藏之啊。”
三爷也庄重接下:“刘某记下了。”就喊进马氏,取来三千大洋的银票,交与常先生。
常先生就告辞。
第二天,三爷刚刚起床,下人来告,说常先生的店展被官府抄了,已查封,常先生也不在店里。
三爷惊了脸,半晌说不出话来。
常先生从此失落,保定街上便传常先生原是江洋大盗,犯了重案,改名换姓,来保定藏身。三爷听过,无动于衷。
又过了些日子,马氏终是放心不下那幅画,差下人到京城请来一位古董行家家,鉴定那幅画。
那行家认真看过,一阵无语之后,长叹一声:“此画不假,可惜是揭品,便不值几文了。”
三爷一怔,忙问作甚揭品。
行家道:“所谓揭品,即一张画分两层揭开。这非是一般做假者能所为之。此画更为厉害的,是将一张画揭为两张,且不露一点痕迹。这张是下边的一层,不值钱的。但此画揭得平展,无痕,均称,也算得上世上罕见的装裱高手所为了。”
三爷听得发呆,许久,点头称是,就送走了古董行家。
马氏忍不住心疼地骂起来:“姓常的黑心,坑了咱三千大洋啊。”
三爷登时沉下脸:“不可胡说,我与常先生非一日之交,他坦荡爽直,怎么会哄骗我。千虑一失,或许常先生走了眼。即使常先生知此内情,也或许另有难言之隐。不可怪他。”
马氏就不敢再说。
这年冬天,常先生竟又回到保定。夜半敲动三爷家的门。三爷的下人急忙来报。
三爷大喜过看,披衣起床,忙不迭喊下人摆下酒席。
二人相对坐下,刚刚要举杯,马氏进来,讥笑道:“常先生果真走了眼力,卖与我家老爷一张好画?”
常先生一愣,旋即大笑起来。
三爷怒瞪了马氏一眼,也笑:“不提不提,吃酒吃酒。”
常先生喝了一会儿酒,叹道:“我与三爷相交多年,甚是投缘。或许就今夜一别,再不能相见了。”
三爷道:“常先生何出此言?我观先生举止非凡,将来或许能成大事啊。”
常先生哈哈笑了:“多谢三爷夸奖。”就大杯痛饮,十分豪气。
喝罢酒,天已微明。常先生就告辞。
三爷依依不舍:“常先生何日再回保定?”
常先生慨然一叹:“三爷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已啊。”说罢,重重地看了三爷一眼,拱拱手,大步出门去了。并不回头。
三爷急急地送出门去,在晨雾中怔怔地呆了半晌。
再一年,三爷店展中的伙计到京城办货,回来后战战兢兢地告诉三爷,说亲眼见常先生在京城被砍了头,罪名是革命党。临行前常先生哈哈大笑,面色如常。
三爷听得浑身一颤,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泪就匆匆地淌下来,直打湿了衣襟。
马氏听了,一声冷笑:“真是报应,那次被他坑去了三千大洋。”
三爷暴喝一声,直如猛虎一般。
马氏一哆嗦,不敢再说,静静退下去了。
入夜,三爷独自关在房中,把所有常先生帮他买下的字画,其二十余幅,挂在房中,呆呆地看。看久了,就含了泪,叹一声。直看到天光大亮,才逐一摘下,悉心收起。
又过了几年,战祸迭起。三爷的生意便不再好做。后来军阀在保定开战,一场大火,三爷的店展皆烧尽。灾患丛生,又一年,三爷又让土匪绑了票,索去很多财物,一个大大的家业就败落下来。三爷也就病倒在了床上。
这一年冬天,保定来了一个姓王的商人,收购古董字画。马氏就瞒着三爷,把三爷的收藏拿去卖了。下人偷偷地告诉了三爷,三爷大怒,让下人喊来马氏。
三爷黑下脸怒问:“你怎么敢去卖常先生帮我买进的字画?”
马氏便落泪哀告:“家中已经败落到这步田地,我拿去换些钱,也好度日啊。”
三爷看看马氏,许久,长叹一声,无力地摆摆手:“你也不易,我不再多说了。”就让马氏取来卖字画的钱,颤颤地下了床,拄一根拐杖,顶着细细的雪花,到客栈去寻那姓王的商人。
王商人听了三爷的来意,皱眉道:“已成交,怎好反悔?”
三爷摇头叹道:“好羞惭人了。先生有所不知,这些字画,都是一位朋友帮我买进,说好不卖的。”就把常先生的事情细细说了一遍。
王商人听得呆了,愣愣地点点头,就把字画退给了三爷。
三爷谢过,把钱退了,让下人提着一捆字画告辞。
王商人送到客栈门前,忍不住叮嘱一句:“刘先生,这些字画大多是国宝,还看您悉心收好才是啊。”
三爷一怔,回转身笑问:“敢问其中一幅唐代珍品,不知真伪如何?先生慧眼,请指教一二。”
王商人笑道:“那幅画为宝中之宝,实为揭裱后倒装置了。”
三爷忙问:“何为倒装置?”
王商人道:“所谓倒装置,即把原画揭为三层,后倒装裱。我猜想装裱者担心此画被人夺走,才苦心所为。此画装裱实为特技,天下一流。论其装裱,更是绝品。古人云,画赖装池以传。果然是了。”
三爷听得迷了,就问:“先生可能复原?”
王商人摇头叹息:“若复原,怕是要有尽代高手才行。我家三代做收藏生意,父辈只说过有倒揭两层者的特技,不曾想还有倒揭三层者的。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三爷点点头,又问一句:“王先生做收藏生意,不知收藏可卖?”
王商人正色道:“不敢。祖上有训,饿死不卖收藏。”
三爷微微笑了,赞叹一句:“好;”就让下人把那捆字画交与王商人:“这捆画,我送与先生了。”
王商人停住:“刘先生此为何意?”
三爷郑重地再说一句:“我送与先生收藏。”
“如何使得?使,使,使不得啊。”王商人惊了脸,口吃起来。
三爷叹道:“我自知不久人世,已无意收藏。这些都是国宝,我恐家人不屑。送与先生收藏,我终于算是对得住常先生了。”就唱一个喏,转身走了。
门外已经是满天大雪。
王商人追出门来,呆呆地看刘三爷由下人扶持着一路去了。
雪,哑哑地落着。
四野一时无声。

返回目录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