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诗人面对失陷的长安城,看着一片荒凉的景象,内心充满了忧愁悲伤。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是自己的现实,也是当时百姓的苦状。而造成这样的苦难的,是安史之乱。作者把个人的悲哀,与国家的命运,与广大百姓的疾苦,联系起来,抒发了家国之痛,感时伤已、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令人读之戚然!
谢谢朋友,我来试试。
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家庭,安史之乱之前,杜甫经过多年的努力,总算得到右卫帅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品位之低下,实在不足挂齿,属正八品下。不久,就安史之乱了。
756年6月,京都沦陷,唐明皇往成都避难,马嵬坡兵变、处死杨国忠杨玉环后,明皇去了成都。太子李亨则前往宁夏灵武(郭子仪朔方军),八月称帝,号称唐肃宗。
在这样的朝廷大变局中,杜甫作为小官,根本没人管,他先把家眷安排在鄜州羌村,而后准备投奔朝廷。不想中途被叛军捉住,而被押回长安。此后便困在沦陷后的京都,直到第二年春天,春草萋萋,满目荒凉,即写了这首忧国念家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家的破亡、京都的沦陷、苍生的苦难、家人的别离等一一咬啮着诗人的心,构成了忧国念家的情感基础,此诗即借助春望的荒凉景色而抒发诗人的深沉忧伤。
开篇紧扣“望”字,写出长安劫后的惨象;接着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通过“花溅泪”、“鸟惊心”的描写而烘托作者的深沉悲哀。再由“烽火连三月”的时局写到白发枯槁的外象,充分展示“白发愈短终不悔,忧国念家甘憔悴”的博爱胸襟。
通篇由“望”字领起,诗人由见而感、由内心到外象,层次清晰地展示了忧国念家的情思,真挚深沉,雄浑苍劲。
《春望》这首诗是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作者困居长安时写的,是一首触景生情的抒情诗。长安沦陷,虽然山河依旧,但已物是人非。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更增加了诗人的愁思。所以,第二联紧扣“春望”,正面抒发了伤乱思家的感慨。接着与“烽火”句承“感时”句,以“家书”句承“恨别”句,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从而使诗人感时伤别之情更深沉而具体。最后以白发稀少“不胜簪”作结。忧国之心真挚感人。这首诗,对仗工整,情致沉郁婉转,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景物的形象,体现着诗人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又贯注在景物形像的描绘中,因而诗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春望》的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或杜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河北)。青年时期曾漫游吴越齐鲁,35岁到长安,本想施展伟大的抱负,却事与愿违,不得志而致生活穷困潦倒。这使他对社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从思想上靠近了人民群众。由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贫困生活,并深刻地理解人民的痛苦,写下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好诗,被历代文人称为"诗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是作者至德二载(757)春三月,在长安写的。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触目皆是荒凉可悲之惨景。作者以景衬情,表现了他忧国忧民之情怀。
《春望》主要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伟大与朴素感情的交融。诗中以情衬景。以京城的凄凉悲惨景象作衬托,又以春天的美好景象作反衬,互相照应,意在言外。其中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低万金",让人有余音绕梁,意味无穷之切感。
国在家在,可是我的危机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正走向没落,比如相声,比如书法界“丑书”横行,唉,五千年中华文明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