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7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是西方企业的研发实验室,还能继续如此吗?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企业的巨大市场。不过。中国作为日益重要的世界研发实验室却不太为人所知。从2012年到2021年,外国公司在中国的研究人员总数增加1/5,达到71.6万;在中国的年度研发支出几乎翻番,达3380亿元人民币。加上本土企业的投资,中国的研发投入已与欧洲不相上下。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2022年仍有25家新的外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启用。2023年,外国企业在中国研发领域的投资继续增长。在此过程中,西方公司的在华研发中心纷纷重新定位,变成创新的沃土。如今,外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相信,中国的人才和对创新充满热情的监管制度是他们公司在全球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名外国外交官感叹,从新药到“飞行出租车”,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能像中国这样迅速测试新奇的技术。

因此,即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跨国企业在地缘政治紧张情况下试图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全球首席执行官们仍着力保护中国业务中至关重要的“第三功能”。2023年,大众汽车对合肥的科创中心投资10亿欧元。德国公司博世在苏州建造研发中心,投资达10亿美元。今年2月,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宣布上海成为其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3月,苹果公司表示将在深圳开设新的应用研究实验室。次月,德国企业拜耳表示将增加在上海的业务,以便将“更多来自中国的技术推向世界”……

在华进行大量研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有众多的年轻工程师和科学家。这是个巨大的人才库。中国的人才无疑颇具吸引力,他们的才华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同行,但薪水低很多。一家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估计,他的在华研发人员的工作时间要比欧洲同类员工多出30%。

在许多领域,中国的基础研究仍少于美国。但中国的应用程序经济是世界上最成熟的。制药是研发投入最大的行业之一。众多制药公司可利用中国的世界级研究机构网络,以比西方更低廉的价格进行实验。

中国在监管方面的调整使化妆品、应用程序、药品或自动驾驶的研发实验变得更加简便。地方政府纷纷努力竞争,力争成为新兴产业的领军者。无人机的开发商同样对中国市场赞不绝口。一名参与此类测试的外国高管说,忘掉旧金山吧,如果你想快速建立一个测试项目,最好来中国。

尽管如此,一些公司仍在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准备。美国财政部6月发布禁止美国公司在华投资人工智能、半导体、微电子和量子计算的规则草案。目前,“飞行出租车”公司暂时按兵不动。或许有一天它们别无选择,只能起飞。可以理解,西方公司不愿离开这个研发天堂。(乔恒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