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那些想完全停止援助甚至要求"彻底胜利"的人,小心你的愿望。

乌克兰的战争努力会如何破产?过去几周的事态发展让人想起海明威的一句话:"两种方式。渐进,然后突然"。

如果这句话被证明很正确,那么不仅对那些坚持乌克兰无条件胜利的人来说是个坏消息,对那些迫切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的人来说也是个坏消息。

循序渐进的部分已经开始。美国国会上周末决定通过一项"干净的"临时支出法案,为政府再提供45天的资金,当然是屈服于一些共和党议员要求将乌克兰援助从法案中剥离的压力。它也是政治潮流开始迅速转向的最新迹象。去年12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国会联席会议的电视讲话中向媒体献媚,并隆重赠送了一面由被围困城市巴赫穆特的坚定守卫者签名的旗帜。

十个月后,巴赫穆特沦陷。乌克兰的反攻已经停滞不前。一系列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现在反对向基辅提供更多援助。泽伦斯基上个月抵达华盛顿时,与其说他是一位鼓舞人心的英雄,不如说他是一位闯入者。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甚至阻止泽连斯基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言,声称时间不够。

欧洲也出现了"乌克兰疲劳"的迹象。在乌克兰农产品出口损害欧盟农民利益的争论中,波兰总统杜达将乌克兰比作溺水的受害者淹没了可能的救援者。匈牙利总统欧尔班表示,匈牙利将不再向乌克兰提供任何支持。斯洛伐克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第一个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的国家,但是,在上周末的议会选举中,斯洛伐克选民选择了前总理罗伯特-菲佐的政党,而菲佐在竞选中曾提出停止援助。

与此同时,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长期以来一直反对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与俄罗斯决裂,该党在德国民调中已升至第二位。

这些趋势引发了相互激化的恶性循环的前景。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停滞不前促使更多美国人怀疑数十亿美元的援助是否浪费在了一场无法打赢的战争上。欧洲日益增长的疑虑加深了华盛顿的担忧,担心我们的北约伙伴不会分担支持乌克兰的负担。

在华盛顿,白宫未能明确提出撤军战略,这让人们担心美国会再次发动"永远的战争",而这一次是一场针对核大国的代理战争。对西方支持的担忧削弱了乌克兰的军心和政治决心,导致其在战场上的地位进一步削弱。

两者结合可能会产生一个临界点,使西方对乌克兰支持的逐步削弱演变为突然的减少或崩溃。随后会发生什么?

这不太可能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导致俄罗斯征服所有乌克兰领土,将其并入俄罗斯联邦,并将恢复元气的俄罗斯军队转向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克里姆林宫几乎可以肯定地认识到,试图征服和统治由装备精良的反俄民众主导的乌克兰大部分领土将会是一种自取灭亡的野心。

此外,俄罗斯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与北约联盟打一场选择性战争。

相反,莫斯科更有可能将乌克兰变成一个失败的残败国家。它的目标是占领顿巴斯的其他地区,或许还有乌克兰的黑海沿岸。在建立一个将俄罗斯军队与乌克兰控制区隔离开来的广阔无人区后,莫斯科将宣布单方面停火,并修建大量防御工事以抵御新的攻击。

如果基辅在这种胁迫下求和,它可能会威胁泽连斯基的统治。如果基辅拒绝,它就可能摧毁乌克兰国家。无论哪种情况,资助和管理乌克兰的剩余部分都将成为西方的问题,而不是俄罗斯的问题。

如果不能就与俄罗斯的战争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几乎没有捐助者会为乌克兰的重建提供数千亿美元的资金。乌克兰实现民主和法治的前景将会黯淡。流入欧洲的难民潮将会加剧,从而加剧北约和欧盟内部的分裂。华盛顿将为谁失去了乌克兰而争论不休。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几乎没有寻求与乌克兰或西方妥协的动力,使更广泛的东西方关系处于危险的不稳定对抗状态,缺乏有助于防止冷战白热化的军备控制和冲突管理机制。

欧洲将不得不面对的不是一个新的铁幕,而是一个像利比亚一样的伤口,它可能在未来数年内感染西方。俄罗斯与中国、伊朗和朝鲜的军事合作将得到推进。

当然,这一切远非不可避免。但是,那些认为美国只需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就能结束战争的人应该认真考虑这些可能性。而那些坚持认为西方可以简单地加倍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人应该认识到,目前的趋势预示着拜登政府的"不惜一切代价"战略不会有好结果,要么彻底赢得战争,要么把乌克兰变成一个繁荣的堡垒国家,能够在未来许多年里抵御俄罗斯人的进攻。

要避免这种令人警醒的可能性,就必须做出妥协。白宫必须向国内的援助反对者妥协,至少要在闭门会议上明确说明其将军事援助与可行的撤军战略相结合的计划。援助的反对者将不得不与援助的支持者妥协,以确保乌克兰不会彻底崩溃,从而对西方和世界产生影响。

西方和俄罗斯都必须妥协,当然不一定是在领土问题上,但是,肯定是在更广泛的欧洲安全架构以及乌克兰在其中的地位问题上。

除非双方在谈判中都有底牌,否则很少可能达成妥协。美国不应单方面终止对乌克兰的援助或过早出牌,从而抽走手中的牌。但是,除非美国迅速采取行动,以外交手段补充援助,否则它可能会发现出牌的机会突然消失了。

《负责任的外交》乔治-比伯2023年10月4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