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如何看待中国的人民币野心。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对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感到不满,并打算将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种替代的国际货币。
一种流行的说法告诉我们,由于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和12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也就不可避免。转向更加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的一个副作用,将是美国经济实力的丧失。如果美国继续将其美元霸权武器化,这只会加速美元的衰落。美国最好不要使用经济国策向各国施压,使其服从自己的意愿。
中国已经开发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所需的"金融管道"。中国已经开发了一个替代性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与Fedwire和清算中心银行间支付系统相抗衡。中国的支付宝和腾讯支付现在也在国外广泛采用。同时,自2020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试用其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网络,它也有可能加速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与中国为促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所做的工作相比,也许更说明问题的是它没有做什么。随着中国将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国际化,它仍然表现出以美元为中心。中国仍然坚持汇率目标政策,并需要大量的美元储备--部分原因是国内资本外逃的倾向很严重。这一点在促进人民币更多的国际使用方面问题不少。中国还没有放开资本账户,没有让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而这正是获得储备货币地位的前提条件。
中国的资本市场仍然不发达,既有管制也有有限的外国参与。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国发行量仍然很小。中国也没有表现出通过经常账户赤字成为世界人民币净供应国的意愿,而是倾向于通过互换安排将人民币借给其他中央银行。虽然中国已经促进了人民币在贸易中的使用,但它离拥有使其成为储备货币地位竞争者的总体宏观经济结构仍有很大距离。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各国正是通过贸易来赚取所需的外汇,以偿还其外币计价的债务。通过贸易赚取人民币是一种有风险的方式,因为这其中还赚取收入来偿还美元计价的债务。在贸易的货币计价和一个国家对外资产和负债的货币计价之间,不存在可持续的二分法。世界上大部分的外币债务都以美元计价,很少有以人民币计价的。
这些观察结果有力地挑战了美元正在衰退,人民币将在国际经济中取代美元的说法。中国的许多最大的贸易伙伴,如香港和沙特阿拉伯,继续按照事实上的美元标准运作。人民币在伊朗等国家中获得了最大的吸引力,这些国家有强烈的地缘政治理由放弃美元。
随着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加强,南半球的许多国家都表示希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中最重要的是,沙特阿拉伯和巴西已经披露将使用人民币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在这两种情况下,中国享有相当大的垄断权,是碳氢化合物、大豆产品和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
尽管有猜测,但中国的进展似乎有限。根据SWIFT数据,2022年12月,以人民币计价的交易占比不到1.5%--略高于以澳元计价的交易,也低于以瑞士法郎计价的交易。这使人民币处于遥远的第七位。美元占总数的近48%。
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人民币在SWIFT跨境支付中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可能不能公平地反映人民币在贸易中的使用。首先,并非所有跨境交易都使用SWIFT。澳新银行中国研究团队的估计表明,使用中国自己的CIPS系统结算的交易中,约有20%没有使用SWIFT。
其次,跨境支付市场的总规模为每年约170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商品出口22万亿美元的8倍。如果我们假设绝大多数的国际人民币使用与贸易相关,而不是与资产相关,考虑到外资在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市场的低参与率,以及中国在国外资产方面以美元为中心,那么,可能约有5%至7%的世界贸易已经以人民币计价,尽管这种估计需要谨慎对待。CIPS本身认为2021年的结算量将增长75%,达到约80万亿人民币或13万亿美元。
有些人可能会把这个人民币使用水平解释为令人失望。但是,如果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附带目的是使中国免受西方国家的潜在制裁,同时为被制裁国家提供一个变通办法,并为双边贸易提供效率收益,那么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了。俄罗斯石油出口恢复到2019年战前水平以上表明,尽管制裁得到了代表世界一半以上GDP的国家的支持,但即使在美元仍处于霸权地位的情况下,制裁也已经失去了部分效力。
将选定的机构从SWIFT系统中剔除的能力是一个强大的经济国策工具。但是,必须记住,贸易早在SWIFT系统建立之前就已经成立,今天没有SWIFT系统,贸易仍然可能,只是更加不方便和昂贵而已。如果中国不在制裁范围内,基于人民币的金融生态系统有助于促进和减少规避制裁的成本,而这其实也是它的一个目的。
《东亚论坛》2023年6月21日Stewart Paterson

外媒:如何看待中国的人民币野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