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最在意的事情,中方点头了,40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这下莫迪要小心了。

一、中方给尼泊尔送上“大礼”

据尼泊尔媒体消息,中方此前派出20名中国工程师,与45名尼泊尔技术人员组成勘探团队,于5月10日开启在尼泊尔莱克地区的油气钻探活动,而整个计划将持续4到6个月,并且这次钻探活动有望发现尼泊尔首个油气田。

这次不仅是尼泊尔在该国南部40多年勘测行动无果停止后的首次油气勘探活动,还是中方首次向尼泊尔油田勘测提供资金和帮助。

尼泊尔努力40年无果后,收到中方“大礼”,莫迪算盘或落空

(尼泊尔莱克地区的油气钻探活动在5月10日开启)

据悉,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一个多山地国家,因此被称为高山之国。迄今为止,尼泊尔境内都没发现任何油气田,而尼泊尔所需的油气资源就基本依赖从印度进口,因此就导致尼泊尔长期遭受印度钳制。

有媒体人士指出,中国帮助尼泊尔探索地下能源的行径,不仅能帮助尼泊尔摆脱对印度能源的依赖,增强国家外交和经济上的独立性,还能加强中尼之间的关系,促成进一步合作,甚至有望和印度争夺在尼泊尔的影响力。

有专家对其言论进行纠正,称中国一直致力于帮助其他地区发展经济,推进世界经济共同繁荣,造福全球人民,而尼泊尔只是收到中国帮助的其中之一,不存在地缘政治的考量。

尼泊尔努力40年无果后,收到中方“大礼”,莫迪算盘或落空

(尼泊尔所需油气资源依靠从印度进口)

如今,回顾尼泊尔近40年发展之路,许多美西方国家都选择了放弃,为什么中国却有信心给尼泊尔一个不一样的结果呢?

二、中国给了尼泊尔希望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尼泊尔就开始致力于在境内探索油气资源。

而在当时许多西方石油公司就在尼泊尔当地开展了长达10年的油气勘探活动。但由于尼泊尔地质情况复杂以及当时的油气勘探技术不配套,导致这些西方石油公司在当地没有任何发现,最终都选择了放弃。但是只有尼泊尔坚信其地下蕴藏着油气,并且坚持开展油气探索工作。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2016年,中国的技术人员给尼泊尔带来了曙光。据媒体报道,尼泊尔政府公开发布,称一个中国专家小组启动了一项有关尼泊尔西部地区的能源勘探前景研究,而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地区油气储量丰富,这无疑给了尼泊尔继续勘测油气的信心。

在2019年,中国和尼泊尔正式签署协议,为尼泊尔境内石油勘测和开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帮助。如今这项技术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通过钻探确定石油、天然气储量。而在这次勘探活动中,中国果断采用了油气勘探的“独门绝技”——地震勘探创新技术。

简单来讲,地震勘探技术就是利用地下介质在弹性和密度上的不同,通过分析和观测大地在人工激发的地震产生的“回应”,推测地下基本情况的勘探方法,而这项技术不仅运用在钻探前勘探资源上,还在煤田和地质勘探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此外,由青海油田组织开发的“极低信噪比地震勘探技术”也在这次勘探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项技术的出现,不仅让尼泊尔在复杂的地质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超出预期的能源资料,填补了该地区在地震勘探上的空白,还代表着该项目实现首次面向国际社会并得到成功运用的突破性进展。

如今尼泊尔油气勘探有了新进展,也给莫迪政府释放了特殊信号——尼泊尔正在摆脱印度的“控制”。

尼泊尔努力40年无果后,收到中方“大礼”,莫迪算盘或落空

(尼泊尔油气勘测有了突破性进展)

三、尼泊尔逐渐挣脱印度“控制”

因尼泊尔背靠喜马拉雅山,其东、南、西3个方向都被印度紧紧“包围”,导致尼泊尔在经济贸易上严重依赖着印度,印度也是丝毫不留机会,紧紧抓住尼泊尔的软肋,通过在经济等多个方面的“援助”来强化对尼泊尔的控制,甚至这种控制还直接影响了尼泊尔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

而印度的“援助”非但没有拉近和尼泊尔的关系,反而让尼泊尔政府起了摆脱“控制”的想法。

此前,尼泊尔政府公然推行新版100卢比的纸币,上面赫然印着尼泊尔新百地图。据悉,在2020年,尼泊尔政府批准了新版尼泊尔地图,其中就包括了西部卡拉帕尼、立普列克、林比亚杜拉等多个尼泊尔和印度存在争议的领土。

这一决定不仅直接惹恼了莫迪政府,还直接点燃了两国在领土边境的争议。

如今,这项由中国提供资金、技术援助的勘探计划已取得进展性成果,一旦成功,就代表着尼泊尔在能源供应上实现了自给自足,这无疑是在帮助尼泊尔脱离印度“控制”的牢笼。

尼泊尔努力40年无果后,收到中方“大礼”,莫迪算盘或落空

(尼泊尔正在摆脱印度的“控制”)

而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尼泊尔在外交上与中印两个邻国的对冲,还可以有助于让尼泊尔在中印冲突中采取更平衡的外交方式。

基于这一情况,莫迪显然会为了维护印度在尼泊尔的“控制权”,采取相应反制措施,但中方显然不会让其如愿,势必会继续帮助尼泊尔在多个领域上的“独立自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