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沉着露珠Md日期:7小时前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的右军将军、大书法家王羲之,召集筑室江东的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共42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十许公里处)举办了首次兰亭雅集。有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名士参加。会上共得诗37首。

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至于后世传王羲之醉后所书不足为信,且不论王当时为官宦,而且还有当时社会名流,作为组织者的王羲之断不会喝的大醉。观“和”字,在微醉状态下,结合王羲之行书的恣意汪洋,不拘一格分析,和字多出一横就是一气连贯之下带出来的一笔,看似有意填补了口字的空白,从口里边多出一笔衔接出下笔。

回答者:华山论书日期:2020年09月22日·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我们知道,《兰亭序》是在最自然最舒心畅快的状态下书写的,可谓"天作之合"。或叫"天人合一"的逸品。特别是写到"惠风和畅"这四个字,可想而知,当时王羲之的心情愉快,心手双畅的最佳状态。

这时候,写字就有点信笔由僵,放手畅达书写自由自在,所以我们看,这个"和"字,与上一个"和"字,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上一个写得规矩端整,严谨缜密,完美而无懈可击。

到了这个"惠风和畅"的和字,就有点相当进入状态,完全放松放手书写,写完右边的口子时,大概发现一是口子写得有点过大,还有一个就是有些偏上。

我们可以将有横,与没横画的两个"和"字对比一下,没有横画,感觉是不是有点空荡和虚浮,总感觉有点不和谐。

书法家写字,就是靠直觉反应,感觉哪块不对就需要处理一下,所谓制造矛盾,化解矛盾,也就是造险化势,不要说书法家,就是我们平时书法,那块写得不太合适,也想方设法查漏补缺一下,甚至描上一笔。

所以,这一笔多出来的横画,目的就是想让"口"字的重心下移。而这在古人《用笔三十六法》里,也有说法叫"增减,出于和谐美化的要求,增减一点,一画,一撇一捺,也都是书法结体布局的画龙点睛之处。即使是书圣,也有走神分心那么一瞬间,怎样处理和化解结体布局,也是能看出书法家精湛的艺术功底的。

回答者:东溪砚农日期:2021年02月17日·书法家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书写“惠风和畅”的“和”字多写一笔,这是书法作品创作中进行艺术处理的一种手法,绝不是笔误造成的。

在书法中,多一点少一点,多一笔少一笔的字太多了,这是书法追求个性变化及平衡观感的需要,不必大惊小怪。

王羲之这个“和”字多写一横是艺术处理的需要。首先,这个“和”是本文第二次出现,必然要与第一次出现的“永和”的“和”有所区别变化。其次,“和”字是个常用字,笔误的机率几乎为零,而且王羲之写这个字时行笔非常果断精到,说明精力集中,没有走神。第三从公认的冯承素临摹本看,这里王羲之多写一横是确实存在的必要的故意的艺术手法,而唐代另外两个书法家褚遂良

和虞世南,他们的临摹本,虽然第二个和字并没有多出一横,但都能看出他们是做了修改处理的,褚遂良(上图)把最后一折写长了,虞世南(下图)把最后一横写粗了,可谓画蛇添足。

历代书法大家创作书法作品既讲究法度,又讲究变化,最忌讳平淡无奇、平铺直叙与过于直白。书法大家尤其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时,无不追求新境变化,避免雷同,甚至故意做些常人不可理喻的大胆举动。天下第一《兰亭序》、第二行书《祭侄稿》都是草稿,涂改众多,第三行书《寒食帖》字体大小、行距差别巨大,都是追求自然、变化、性情的典范。

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书法之美也有很多境界,变化是美,创新是美,自然是美,性情是美,制造个别难懂是美,甚至,存有缺陷更是美。

回答者:千千千里马(提问者)日期:2018年08月28日·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谢谢你的提问。题主所说“惠风和畅”的和字,看起来多了一笔,其实,学问和来头真不小。

正如题主所说,从临摹本来看。这话有玄机。

为什么?因为,这个多了一横的是冯承素的一个临摹本。唐代还要两个重要临摹本《兰亭序》。

一个是虞世南的摹本,一个是褚遂良的模本。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这三个摹本就会发现:原来“惠风和畅”的和字,王羲之本人是怎么写的真不好说。

比如褚遂良临摹的“惠风和畅”的和字,口字中间并没有一横!

这个“口”字的写法,也与冯承素的摹本完全不一样。

口子的第一笔书画比较短,横折钩的竖画比较长,合理的控制了口字过大,显得过于松散的毛病。

王羲之是大师,褚遂良也是大师。虽然,褚遂良是临摹高手,也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继承者,但是对书法细节美的认识都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我们再看看唐代另一位大书法家虞世南临摹“惠风和畅”这几个字中对“和”字的艺术处理。

虞世南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真传人。据说,他是王羲之九世孙智永大师的学生。

我们根据唐代《兰亭序》的临摹来看,其实最像王羲之《兰亭序》原稿的,应该是虞世南的摹本,而不是冯承素的摹本。

只因为冯承素的摹本更符合大家对王羲之《兰亭序》的想象,所以,历朝历代一致共推冯承素的摹本第一罢了。

当然,冯承素的摹本看起来更加神采飞扬。而更含蓄的王羲之和含蓄的虞世南摹本反而被视而不见了。

我们就从虞世南临摹的这个“和”字来说,那也看得出来他忠实于王羲之原稿的成分要大的多。

首先,虞世南没有把口字中间的一横去掉,而是巧妙的做了有一横于无一横之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处理。所以,三个临摹本,只有虞世南的这个“和”字最美了。

从艺术分析,我们也看得出来,这三个摹本,最忠实王羲之原稿的就是虞世南和冯承素了。

其中,虞世南的忠实度是最高的。以后大家临摹《兰亭序》,最好不要忘记对照一下虞世南的摹本。

最后我们说说冯承素临摹的“惠风和畅”中的“和”字。

首先,从虞世南临摹对比来看,冯承素显然是由于行笔较快,写“口”字,第一笔就过长,没有办法,这个口字就大了。

事实上,冯承素的“口”字确实写的非常不错。

但是和字的“禾”字旁已经写的比较舒朗了,如果口字也很舒朗,那么,这个字就会神散。因此,冯承素在口字中间的一横,也就写的特背突出。

但是,口字中间的空白却成为长方形了,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失误。

我们从这些细节分析来看,说冯承素的临摹是一个勾勒填墨的“摹本”,所以说最忠实王羲之《兰亭序》的说法,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所以,研究学问,要深入真实,要多比较。


不过,冯承素的笔法,无一笔不精,尽管,学得有一些笔误,这是一个学术历史问题。冯承素的“和”字仍然是笔法精妙的书法。而且,冯承素很善于入笔出锋,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

以上千里马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回答者:诗夜城主日期:2018年08月28日

谢谢 @千千千里马 老师邀请,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此寓意“惠风和畅”;然和一代书圣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的《兰亭序》中,偏偏把“惠风和畅”的“和”字右边的“口字中间多一笔”,而这一笔历经了一千多年估计都未曾有人想透王羲之的用意?

当然了,我也未曾想明白,充其量也只能看着王羲之的《兰亭序》意境一番,《兰亭序》可称“天下第一行书”,“和”字多一笔,不是王羲之有意而为之,书法如同“练太极”过程,一气呵成,每一笔都是一个“招式”,柔韧有劲,

所以“惠风和畅”的“和”字多一笔,或许是笔尖上的墨水不小心滴落在那还没成型的“和”字上,于是王羲之突发奇想,让这多余的一“点”也成字,这多出来的一笔应叫“王羲之一”,有如“千山洞秋色,万水荡秋波”之势之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