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7月11日发表题为《美国对华政策正走向灾难》的文章,作者是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文章指出,美国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中国崛起的现实,并急于“追赶”,但五个基本事实表明,美国正在着手一场无法取胜的西西弗斯探索,最终将损害自身利益,而不是阻止中国崛起。全文摘编如下:

在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灾难性战争以混乱地从阿富汗撤军而告终不到一年后,拜登政府明显走上了制定新的重大外交政策来应对中国挑战的快车道。

新冷战的指示牌已经出现,但有趣的是,美国正依靠一个过时的剧本——与苏联的冷战——来遏制中国。

一旦把“敌人”树立起来,那么反制措施就是应对“威胁”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由志趣相投的盟国组成的联盟,就像冷战时期那样。同样,用意识形态术语——“民主对独裁”——来表述这种对抗,更容易将其“推销”为“好人”和“坏人”之间的道德冲突。

然而,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仍然是以军事驱动、以安全为中心的方法,主要从军事角度衡量中国的实力或“中国的挑战”。拜登正在实施前总统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战略。亚太地区被重新命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大概是为了宣布印度洋和太平洋仍将是“美国的湖泊”,与此同时,在公海争夺影响力的活动仍在继续。

虽然美国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中国崛起的现实,并急于“追赶”,但五个基本事实表明美国正在着手一场无法取胜的西西弗斯探索,最终将损害自身利益,而不是阻止中国崛起。

首先,比较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治国方略是有必要的。中国利用自由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手段以及交付能力赢得了人心。“一带一路”倡议及其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一种包容方式确立了其信誉。事实上,美国到现在才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已经建立了由经济、能源、港口、管线、公路和铁路推动的庞大的全球贸易、投资和地区连通性基础设施,吸引了心甘情愿的伙伴,从所罗门群岛到沙特阿拉伯,从巴拿马到巴基斯坦,从以色列到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有130个国家与中国的贸易超过了与美国的贸易。

如果我们比较美国与中国的经济治理方略,美国的声明与做法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而中国一直在推动缓慢但确定无疑的全球经济格局转变,通过实施能够产生结果的实际政策,使之对自己有利。而在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在2021年6月于英国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发起了“重建更好世界”计划,一年后尚未显示出任何实际成果。

其次,在当前的全球背景下,美国的吸引力,甚至其实力,仍然在“软实力”领域,在这一领域美国表现出色,无可匹敌。美国的魅力、美国“生活方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特征及其与生俱来的活力和创造力,仍然是美国在全球最大的卖点,而不是在军事实力“震慑”的基础上建立军事联盟。在亚洲的战场上,美国一直是输家。在中国仍未直接威胁美国核心利益的情况下,着手寻求遏制中国将是一个尝试过、经过检验的失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