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3月27日文章,原题:中印——矛盾与合作并存的关系近年来,中印关系因安全紧张和对立的联盟关系而出现分歧。但随着中国外长3月25日对印度的意外访问,两国关系似乎向前迈出一大步。

在前不久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中印在关键问题上合作。在目前的乌克兰危机中,中印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弃权票,因为两国与俄罗斯有着各自不同的长期关系。两套平行的国家叙事——一个是分歧的,一个是趋同的——解释了这种认知上的不协调。

西方媒体热衷于突出中印关系中的后殖民领土冲突历史,从1962年边境军事冲突开始。由于签订联合协议,两国成功缓和了紧张局势。但局势并不稳定,任何一方的小规模修路等事件都可能触发危机。2020年中印发生边境小冲突,其影响是深刻的。此后印度舆论汹涌,禁止多款中国App,并加强与四方伙伴(QUAD)的关系。

然而,这不是中印关系的全部。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印度反对关于淘汰使用煤炭的提案,主张“逐步减少”煤炭。有意思的是,在会上支持印度立场的最佳伙伴是中国。这种结盟是基于两国多年来在煤炭问题上的合作。与此同时,在疫情和全球紧张局势中,中印贸易迅猛增长。2021年双边贸易增长43%,中国出口增长46%,印度出口增长34%。

中印关系中冲突与合作的实例,凸显全球政治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别。几种主导性的国家叙事可以并存——有些导致两国的矛盾,有些促成两国的合作,并导致认知上的不协调和看似前后矛盾的政策选择。

目前,中印两国边界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大致遵循的是英国人划定的麦克马洪线,这是19世纪殖民主义大博弈的最后一章,在中国则是殖民痛苦的象征。现代中国和印度的第二个宏大国家叙事的核心,是对经济发展的重视。1800年以前,中印各占全球经济的约1/4,但在殖民时期都沦为边缘国家。当这种观念占主导地位时,就会产生观点趋同,并不时出现一致甚至合作。两国都主张改革全球经济机构,对全球多极秩序有着共同愿景。俄乌战事爆发后,金砖国家的工作小组仍积极开会,其中就包括中印……

这些就引出下列问题:中印之间有时的合作,是否足以令两国摆脱边境僵局?国际关系界是否需要接受印中关系仍将是冲突与合作的错综复杂的平衡?(作者梅格那·斯里瓦斯塔瓦等,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