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俾路支分离主义势力多次袭击了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中国人。回溯历史,俾路支民族主义本身就是分裂的,其形成也不仅与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政策有关,归根结底还是起因于英国殖民对当地部落结构的破坏。

【文/ 曼苏·艾哈迈德、古拉瓦尔·汗 译/ 观察者网 傅洛拉】

俾路支民族主义最适合通过族群-象征主义(ethno-symbolist)理论来解释。这一理论将现代民族(nations)视为较古老社群(被称为种族[ethnic]或族群[ethnic groups])的扩展形式,而现代民族主义则建立在这些预先存在的种族和文化群体之上(见Smith,1995,2001年和 2004年)。

俾路支民族主义和巴基斯坦联邦内部俾路支人的怨恨表明,塑造俾路支民族主义演变的一切都与历史、身份和资源有关。事实上,俾路支民族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古老的现象,可以追溯到巴基斯坦成立之前。

然而,巴基斯坦刚建国后出现的俾路支人的不满情绪是新出现的,其指向不断变化。

就俾路支民族主义而言,它随着1839年英国人抵达俾路支斯坦而出现,并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发展。

根据1876年喀拉特汗与英国政府之间的条约,喀拉特在1947年印巴分治之前是一个半自治汗国(注:当时是最主要的俾路支政治实体),英国政府对其拥有宗主权。

在印巴独立后,根据1948年3月喀拉特汗——米尔·艾哈迈德·亚尔汗(Mir Ahmed Yar Khan)和巴基斯坦首任政府首脑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签署的协议,喀拉特并入巴基斯坦。

曼苏·艾哈迈德、古拉瓦尔·汗:俾路支民族主义,背后还有英国影响

巴基斯坦1993年发行的“自由先锋”邮票,米尔·艾哈迈德·亚尔汗位列其中

即使在喀拉特完全并入联邦之后,俾路支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模棱两可的,直到1970年它被承认为联邦的一个省。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一些显赫的酋长和部落精英在内的俾路支领导层一直在向巴基斯坦历届中央政府争取,让俾路支取得省级地位。

因此,在随后的时期中,俾路支民族主义成为争论的焦点,其特点是夹杂着同化和政治实用主义的矛盾力量。这一时期,政治实用主义在该省的大多数政治和部落首领中达到顶峰。这是一个兼有分裂、结盟和派系分化的时代。

然而,尽管如此,大多数俾路支民族主义政党在省级自治、资源控制和该省大型项目建设等俾路支民族问题上持有共同立场。

曼苏·艾哈迈德、古拉瓦尔·汗:俾路支民族主义,背后还有英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