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燕南 北京报道

2023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回望过去一年,汽车行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然而在重重困难之下,汽车行业仍然表现出了强大韧性,不断有更多的中国新品牌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弯道超车,传统车企也正在积极转型,通过更新自己的战略思维以及自己的技术与平台,引领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了百年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在新品牌、新车型与新技术的创立、推陈与迭代中,车企通过快速“试错”摸准了市场脉搏,进而深刻影响乃至改变了产业走势。

总结过去,必须展望未来。面对汽车行业百年之大变革,汽车行业未来的格局与走势又是怎么样的呢?车企又该如何应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呢?对此,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

“如果以14亿人口规模基础进行计算,我们预计未来中国新车年销量将逐步攀升至2800万台左右,并在该水平上下适度震荡。我们认为汽车行业变革的高潮将在驶向2030年的‘竞速赛’上显现,电动车时代的技术竞争与燃油车显著不同,更多聚焦ACES(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电气化、共享化)为主的‘新四化’技术,在新的时代,车企的长期运营与积累,而非短期销量,将更加重要。围绕长期满意度建立合适的客户运营与营销模式以及智能化带来的全新的全生命周期下的车辆价值增量,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方寅亮表示。

“中国车企有望继续扩大海外业务规模和效益”

《中国经营报》:2022年以来,中国品牌车企市占率不断提高,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方寅亮: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助推之下,市场格局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发生剧变。

一方面,受益于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国车企在国内大部分细分市场都取得了巨大的市占率优势。事实上,2022年中国品牌已经在中型电动汽车中占据了一半的市场份额。

在燃油车领域,中国车企最近几年也同样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平均售价的角度来看,10年前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平均起始售价(MSRP)仅约人民币6.4万元,相当于同期大众化国际品牌平均售价的49%;但今天,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平均起始售价达到了10.7万元,相当于同期大众化国际品牌平均售价的69%,提升了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市占率也较为稳定,在各细分市场中占据10%—40%的市场份额。

《中国经营报》:麦肯锡的报告提到,中国车企的部分领先优势可能是通过试错战略试出来的。该如何理解这个试错战略?接下来,中国品牌车企还有试错的成本和机会吗?

方寅亮:我们认为试错战略的核心是“快速迭代”,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快速迭代”是中国车企实现加速发展的核心法宝。但随着整体环境的变迁以及行业估值逻辑的变化,“快速迭代”战略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金钱上的损失尚在其次,时间上的损失后果可能更为严重。总而言之,通过不断“快速迭代”来明确前进方向,将越发难以成为实现发展加速的工具,而将更多地成为车企精益发展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