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仰融将产权之争,轻描淡写为“搬家”。背后透出,东北和浙江对民营企业家截然不同的态度。
浙江的民营经济占比达75%,民营企业家非常活跃,他们进入了所有政策允许的行业。如果,当年仰融带着华晨去了浙江,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吉利了。
身在浙江的李传福是幸运的,吉利没有产权问题,他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汽车的研发中,不用担心复杂的政商关系和说不清的产权归属,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东北的企业家。
2005年后,东北车企利用合资车的机会,有过一段幸福时光。华晨引进了宝马的生产线,贴牌生产“华晨宝马”,最高年净利可达60亿元。
靠着这笔不菲的收入,华晨养活了持续性亏损的金杯和中华汽车。
金杯的销量则从百万级下滑至两万辆。车主吐槽金杯“油耗高”“技术烂”“老修车”,比不上同等价位的五菱宏光。
除了与雷诺合资外,金杯从未想过如何自救,只知道躺在合资车上吃红利。十几年来,技术水平原地踏步。
等到2018年,合资车股份开放后,宝马第一时间提出回购华晨手中的股份。“吃人嘴短”的华晨连拒绝的资格都没有,华晨有没有钱赚,全看德国人脸色。
没了宝马的输血,中华、金杯前后脚申请破产重组。
东北车企的好日子,结束了。
结语:
东北车企不但要面临外国车企的竞争,还要应付其他省份的挑战:安徽有奇瑞、蔚来;浙江有吉利、零跑;广东有比亚迪、小鹏;北京有理想;上海有特斯拉、上汽......
他们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瓜分掉东北车企的市场。
更令人揪心的是:
在新能源方兴未艾的今天,东北居然没走出一家知名的新能源车企!纵使东北拥有完整的汽车供应链,创业者仍驻足不前,他们更喜欢去充满活力的省份。
东北车企积攒的技术人才,也在缓慢地流失。奥迪总部迁往杭州,仅仅是一个信号,想逃离东北的车企绝不止现在的奥迪和曾经的华晨。
值得玩味的是:仰融逃到美国后,金杯汽车的研发负责人赵福全跳槽去了吉利;销售负责人杨波跳槽去了奇瑞;总裁刘志刚跳槽去了比亚迪——三个高管没一个留在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