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收到一封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耿飚的来信。耿彪在信中汇报说,中国援助巴尔巴尼亚的大量物资正被严重浪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失去了外援,再加上美国的的觊觎,我国的形势十分严峻。可是,1960时,阿尔巴尼亚却毅然选择和中国站在了一块。

面对在如此困难时期却愿意拔刀相助的阿尔巴尼亚,中国有恩必报。

在自身的经济发展都已经停滞不前的状况下,开始对阿尔巴尼亚展开了经济援助,而且还专门派了耿飚前往阿尔巴尼亚担任大使。

耿飚是谁?他是株洲醴陵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担任过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许多重要职务,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新中国成立最初,耿飚又脱下了军装,换上了西装成为了新中国派往西方国家的第一位驻外大使。

瑞典,芬兰,巴基斯坦各国都留下过他的足迹,都有着他曾做过的卓越功绩

耿飚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耿直,无论什么时候都敢讲真话,中国非常重视和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所以,便将优秀的耿飚派往了阿尔巴尼亚。

在耿飚前往阿尔巴尼亚之前,中央特意对耿飚说:你一定要尽全力增强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之间的友谊,做到团结友好合作,团结一致工作。

耿飚在1969年5月16日到达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接着,就开始在中国对阿尔巴尼亚援助的问题上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很快,耿飚就发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中国为了报答阿尔巴尼亚的恩情,也为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给了他们一笔十分巨额的资金,高达十亿元。

按理说,这笔资金已经足够阿尔巴尼亚走出困境。

可是,他们的经济却没有一点儿的好转,但是,该国的政府却从未在自己国家的身上找原因,而是一味只知道向中国索要支援。

耿飚发现的第一件事就是阿尔巴尼亚对中国支援他们的一些材料的浪费。

首先是化肥,靠着中国的援助,阿尔巴尼亚建了好几个化肥厂,年产量高达20万吨。

阿尔巴尼亚的合作社每公顷土地可以至少分到四百公斤化肥,这个巨大的数字是中国农民们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阿巴经亚似乎还嫌不够,他们还在向中国申请支援,要求再建一座化肥厂。

11月8日这天,耿飚来到一家农业合作社和社员们一起参加田地里的劳作,这才发现阿尔巴尼亚为什么觉得化肥不够的原因。

化肥是要埋进土地里才能发挥作用,可是阿尔巴尼亚却把化肥象垃圾一样扔在地上,任凭风吹日晒,这就好比是把中国给他们的支援款随手扔在大街上,然后又伸手问中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