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耿飚发现中国给他们的工业材料也是被随意挥霍的。

中国自己都舍不得用的那些优质钢管,却被阿尔巴尼亚用来在马路边修建电线杆,在全国各地修建纪念碑。

因为当时已经没有了什么战事,当地老百姓就在用中国支援的水泥建成的地堡里养起了鸡。

很多无缝钢管还被当地的官员拿回到家里制成了养花的架子,有工人还从大海里打捞上来了许多机器零件。

当耿飚气愤地质问他们时,工人却是大言不谗地说:“你们中国不是有的是这些东西吗?你们有的,我们也应该有啊。”

可就在他们肆意地浪费中国支援的珍贵物件时,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还在用购物券买东西。

这些事就已经足够让人气愤地拍案而起了,可接着,耿飚还发现更让人愤怒的事。

阿尔巴经亚本身的经济建设是如此之差,可却向往着欧洲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他们亳无羞愧地向中国提出,希望中国帮助他们建电视台。

他们打算要给国内每一个农业社配置电视机,提高国内百姓的生活水平。

可是,在60年代的中国,只有北京上海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才能看到黑白电视机啊。别的小城市百姓根本就不知电视机为何物。

耿飚把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花了一个整夜和一个半天的时间,写下了一封长达十九页的信件。

里面详细地描述了阿尔巴尼亚的现状,以及是如何浪费中国对其支援的物件,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希望国家不要再毫无原则地满足阿尔巴尼亚提出的任何要求,这样只会让他们越来越贪得无厌,也会严重地增加中国的经济负担。

可是,在当时国内环境下,做为一个外交官对国家的外交政策提出这样的否定意见,是很冒险的。

但是,耿飚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也为了身上的职责,他毅然写下了这封信寄给了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

因为这封信,中国也对原来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政策做出了改变。

国与国的交往其实和人与人的交往是一样的,有些人并没有感恩的心,对别人不断地付出,久而久之,他会当成是理所当然,所以,无论是交朋友还是帮助人都得擦亮双眼。

作者:黄鑫
编辑:兰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