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珠海航展上,歼-20透过机身制造编号向外界“解答”了产量的问题,四个量产批次加上试飞验证批次,一共208架,产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F-22。 而且从01批次(总第2批次)开始,歼-20的产量开始步入快车道,到03批次(总第4批次)已经达到了70架的规模。 在解决了发动机国产化的问题后,歼-20的生产已经渐入佳境,真正达到了“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的状态。

不过我军五代机的规模依然无法与美军相比。 美军目前拥有的五代机数量为588架,包括187架F-22、283架F-35A、70架F-35B和48架F-35C,中美两国五代机的数量差距达到了380架,如果加上日韩两国的F-35,这个差距还会更大。

很显然,如果只是依靠增加歼-20的数量来扩充我国的五代机数量并不太现实,原因是歼-20太贵了,不仅生产成本高,用起来也不便宜。 国外媒体预估歼-20的采购单价在1.1亿美元左右,国内网友给出的估价在6~7亿人民币。 虽然比F-22便宜,但是已经与美军自用的F-35的采购价相差无几(8000万的采购单价是不含发动机的真裸机价)。

而且歼-20的飞行成本也不低,据推算歼-20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在4万美元左右,同样超过了F35。 后者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在3万美元多一点,当然也有数据显示是4.4万美元,但是歼-20的飞行成本高是肯定的。 同样是重型战斗机,歼-16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在2万美元左右。 歼-20比歼-16高出的这一倍飞行成本里的大头正是采购成本(包括相关零部件)。

很显然,对于军费只有美国四分之一多一点的我国而言,歼-20的装备数量不会太多,最多也就400架左右。 所以,五代机冲量还得靠更便宜的歼-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