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关系稿”,就是享受特殊审稿待遇的论文稿。1996年期刊编辑方英文就表示“对于领导批来的稿子,原则上一律发表,不够发表水平的,要加工到发表水平,再加工也不行的,要认真地写封信,并征得领导同意,然后退还作者”。

新世纪的头十年,中文期刊的“关系”稿简直可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2000年,肖剑新教授就指出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为了“他们的毕业、学位”,不得不“炮制出了部分关系稿”。

与此同时,只要关系到位,“关系稿”的待遇可以好得难以想象。例如2020年,在《冰川冻土》发论文赞扬“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以及《银行家》主编的儿子从十岁起就在其父主编的学术期刊刊登散文诗歌。

核心期刊论文中赞美导师和师娘的图表

和“关系”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0年以前,没有“关系”的稿件审稿周期超过3个月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个别极端案例审稿超过10个月并最终拒稿。由于研究生及年轻学者的考核周期通常只有3-5年,漫长的审稿周期和比例很大的“关系”稿使得他们不得不跨国发表论文。

与此同时,大学和相关部门的评价者,不可能对青年学者的投稿偏好及中文期刊的发表现实无动于衷,于是部分人干脆规定:只根据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这些大学和机构的政策,又助长了SCI崇拜,进一步降低了中文高水平期刊的风评,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批评中文期刊的人,常常引用年轻学者的遭遇批评“关系”稿及审稿慢的问题。但这些只是表征,中文期刊的根本问题是在高校扩招引起的市场化的大潮中落伍了。

以“关系稿”为例,事实上,每个英文期刊的“关系稿”总数绝不比中文期刊少,甚至正因为“关系稿”的存在,才使得英文期刊更加繁荣。2020年,Janis Cloos通过走访和严谨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证明《欧洲经济学会杂志》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两本知名英文学术期刊中存在着地理偏袒,以及社会关系偏袒。

一本学术期刊在发行之初往往默默无闻,没有知名学者顶着考核压力,把自己很好的论文投向初创期刊,这些期刊不可能发展起来。那么当期刊打出名气后,期刊编辑投桃报李似乎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