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舆论关注的是“居民存款减少会带来哪些隐患”。“业内人士”也和今天一样忧心如焚:居民储蓄率过快下降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及连锁效应——如果居民储蓄率的下降幅度过于明显,将会加大整个社会的债务偿还压力,使金融体系变得更加难以承受风险。

甚至还有经济学家公开表示:“中国居民很快就会成为一个赤字部门,后果很严重。”

图/微博用户@云南网

好家伙,群众爱花钱不存钱,国将不国了?

短短四年过去,风向为之一变。舆论和专家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焦虑和规训:群众爱存钱不花钱,中国经济就会出大问题。

按理说,2018年时对于“国人为啥不爱存钱了”的忧虑,今时今日不是得到完美解决了,不是应该如释重负么?

中国经济的一大关键隐忧解决了,中国经济不是应该从此一飞冲天了?

但事实呢?

群众花钱也好不花钱也好,只要中国经济仍然存在困难和问题,锅都是群众的。

03

2022年时,舆论将中国经济的困难原因尽数推诿给疫情。似乎疫情结束了,中国经济就瞬间转好了。

对此,吴敬琏前一段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再版序言中特别提到:

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困难,除却某些带有偶然性的突发因素,例如新冠疫情,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大量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现在,防疫告一段落,为中国经济承担责任的又成为了“居民不消费”。

但中国经济的深层矛盾是什么?

是民营经济的信心问题,是重新激活市场经济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支出过大累积债务过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