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虽然为单发战斗机,但作战半径(1300公里)却超过双发的米格-35(1000公里)。

    米格-29作为双发战斗机,多项性能还不如采用同样发动机的单发“枭龙”,而且造价更高。米格-29最大航程不到2000公里,即使是增大航程后的米格-35也只有3100公里,不如“枭龙”的3500公里水平。(资料图)

有报道称,“枭龙”在设计初期曾得到过米格设计人员的协助,因此受到了米格-33计划的一定影响。(资料图)

1980年代的米格“33号计划”,曾被称为“苏联版F-16”,外形和F-16、“枭龙”十分相似。(资料图)

    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7月14日

    中国出口“枭龙”战斗机时,曾发生过俄罗斯方面以发动机为由进行阻挠的事情,给世人一种俄罗斯人敌视“枭龙”的印象。但从装备技术角度讲,最应该装备“枭龙”的也许恰恰就是俄罗斯。

    从空军装备情况看,俄罗斯缺乏一种真正可以大量装备的低档战机。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广阔的国土,应该在数量上达到相当规模,才能保证领空的安全。新型的苏-35或T-50造价高昂,在俄罗斯经费有限的情况下,10年内装备数量最多达到200架,作为空中力量的核心尚可,保卫全国的领空则显得捉襟见肘。

    俄罗斯第三代战斗机中,米格-29虽然造价最低,但却非真正的低档战斗机,而且现有的大量米格-29、米格-31和苏-27也开始老化,未来10-20年必须有新的飞机进行替补。米格公司曾在1980年代提出过单发战斗机米格-33计划,该计划效仿美国F-16的设计思路,作为低端战机,在数量上弥补高价战斗机的不足。但米格-33计划最终泯灭在历史中,造成俄罗斯现有战斗机配置方面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