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昨天发表文章称, “亚丁湾模式”的金三角困境  作者:张喆 

  文章称,13名中国公民的鲜血染红湄公河,再次凸显海外中国人的安全困境,也对中国如何保护海外利益提出更高要求,中国网络空间也开始涌现一些民族主义色彩的言论,呼吁中国派出武装力量越境打击毒贩。

  文章称,虽然打击贩毒已经成为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非传统安全合作的首要内容,但传统的共享情报、司法援助、鸦片替代种植等模式已亟待升级,有人甚至提出可比照多国在亚丁湾联合打击海盗的模式,在金三角和湄公河地区部署多国联合武装力量,以更有效地打击贩毒行为。不过,也有分析指出,这类构想甚为遥远。

  但残酷的现实是,今年6月,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11中国禁毒报告》称,“金三角”仍是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毒源地。

  报告称:“据我国卫星遥感和地面踏查显示,近年来缅北罂粟种植面积在2007年下降到27.9万亩后连续上升,2010年增至42.9万亩,同比增幅17.7%。同时,该地区合成毒品产量大幅上升,向我走私渗透进一步加剧。受此影响,2010年,云南冰毒缴获量超过海洛因缴获量,是同期缴获冰毒最多的一年。”

  “金三角”毒品增多

  文章称,近年来,“金三角”毒品形势发生变化,首先是毒品主产区向北转移至与中国云南省紧邻的缅甸北部和老挝北部地区,面积进一步扩大。2009年的数字显示,缅甸北部地区约占85%,为120万亩左右,老挝北部地区约占15%,为20万亩左右。在此形势下,“金三角”毒品对中国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

  其次,人工合成毒品的生产发展迅猛,毒品生产向多元化、合成化和精制化方向发展,根据2010年泰国北部负责边境地区肃毒工作的国内安全行动委员会所提供的资料,目前“金三角”地区生产的毒品中90%以上为安非他命、冰毒与摇头丸。

  此外,随着毒品产地的扩大和毒品的多元化,金三角的毒品流动格局从单向外流发展到多向对流。相对稳定的巨头控制被众多集团据地称雄的无序状态所取代,新的制贩毒集团相继出现,使毒品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文章称,金三角过去的毒品产销主要由三大贩毒集团所控制,即国民党军残部集团、畏蒙集团和坤沙集团。至上世纪70年代末国民党军残部“归化泰国”,其大规模的贩毒活动基本停止,畏蒙集团在缅政府的打击下也已瓦解。以1996年坤沙向缅政府投降为标志,传统的三大贩毒集团均告瓦解或退居次要地位,金三角的毒品产销进入“战国时代”,出现了一批新的毒品制贩集团,加大了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禁毒工作的难度。

  坤沙投降后,一些部属未向政府缴械,而是率部独立,另立门户,继续扩展坤沙的毒品产业,形成一批新的毒品团伙。同时,一些家庭性的较小的毒品团伙也相继出现,它们大都有自己合法的企业,利用合法的营销渠道作掩护,进行非法毒品产销。

  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生鸦片已经升至每“泰斤”(VISS,泰国、缅甸等地计量单位,约为1.6公斤)4.5万泰铢,而且极有可能在6月底由于旺盛需求,价格升至5万泰铢。 

  一名掸邦东部的年轻工人对缅甸流亡媒体掸邦先驱报说,“今年收获季节的(生鸦片)价格已经翻了一倍,我朋友对我说,我不再需要去泰国那边找工作了,这边靠鸦片赚来的钱更多。” 

  另一个消息来源对该媒体称,数百人从遥远的缅甸东枝(Taunggyi)地区前往掸邦东部地区乡镇,就为了获得一份收入丰厚的种植罂粟工作。“政府并不想真正去捣毁罂粟田,因为他们可以从那里获得税款,”一名商人曾在2009年对掸邦先驱报说,“可农民还是有点担心政府是否会突然进行缉毒行动,无论他们是不是已经为这块地缴过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