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模式:先军后民VS军民融合

  前苏联实行的是“扬军抑民、军工优先”的国防经济发展模式,航空工业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一般不向民品企业转移技术, 前苏联把国家30%以上(最高年度甚至达到一半)的财政收入投入到军品生产和军事研发上, 导致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之间形成巨大差异。冷战期间,前苏联一直以发展军工为主,直到1998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俄罗斯国防工业“军转民”法》,才使国防工业“军转民”工作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俄罗斯航空工业是典型的先军后民的发展模式,虽然军用航空工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影响却往往是消极的甚至是负面的。俄罗斯曾多次提出军民融合发展思路,但始终都没能有效实施。

  中国航空工业是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创建的,创立之初中国的航空工业是以提高作战实力和国防能力为主要目标,航空工业一直保持浓重的军工特性。随着国防能力的逐步提高和周边秩序的相对稳定,经济建设逐渐成为国家的发展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空工业提出了“四个转变”、“三个突破”的任务,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推动由单一军品结构转向军民结合的生产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工科研生产领域的军民结合取得了显著进展,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过三十多年的拼搏奋斗,中国航空工业带动下的非航空民品已经实现了从遍地开花到集中优势发展的转变,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空调制冷、电子板块、新能源设备、机电领域、材料领域、交通领域、环保设备等几大板块,其中百亿级的产业板块有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