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无人机,样机]:

  实际上,在今年五月份左右,网络上出现了一组“利剑”无人攻击机在地面上滑行的图片,当时就引起了网友和军迷的广泛关注。而《汉和》的这篇文章也综合了一些网络观点,认为“利剑”无人机在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它的尾喷管没有做遮蔽设计,而是直接暴露在外面。《汉和》还将此与美国的X-47B以及欧洲的“神经元”无人机的发动机尾喷管进行了比较,指出西方这些无人攻击机都是采用了内置式的尾喷管,设置了涵道弯曲,缩小了反射面积,同时降低了喷口的温度。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另一方面降低了红外特征。以此为依据,这篇文章就认为“利剑”从这个隐身设计上还远远达不到与欧美无人攻击机匹敌的程度。文章同时还强调,目前还不清楚“利剑”使用了多少比例的复合材料。但在这些方面,中国都远远落后于欧美,因此隐形能力不可能相提并论。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利剑”并未定型 尚处于原理样机的阶段

  从网络上看到的图片中可以发现,所谓的“利剑”无人机很可能还处于原理样机的阶段,甚至连工程样机的程度都达不到。既然是原理样机,或者是说初期的工程样机,那么它想要试验的应该是一个整体技术或者说是技术道路的可行性。因此,在技术设计的一些细节上往往不会给予过多的考虑。只要有一个可靠的平台,能够把要试验的核心数据体现出来就已经足够了。

  类似的例子,以前在美国的一些原理性试验机上也可以看到。比如当年美国曾经试验过前链翼的战斗机,在原理样机的构成当中,大量使用的是一些现有战斗机的现成部件,例如把当时F-20战斗机的前机身直接搬了过去。这样做的原因就在于,因为试验的主要对象是前链翼,而其他的方面怎么样无所谓。从这个角度理解,“利剑”作为一个尚处于原理样机或者说是初期工程样机阶段的无人机,在一些地方出现所谓的设计粗糙也是正常的。这并不能衡量这个战机最终的技术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