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国,日本,长崎事件,甲午

 

  长崎事件是清王朝宣示国威的意外插曲,事件最后以两国间互相赔偿了事。事件最终以双方的妥协而不是清廷的单方面退让收场,让一些人认为这是清廷在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一次外交胜利。但是长崎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日本当局挑动下,日本民间的反华、仇华、排华的情绪被煽动起来。日本民间升腾起一股“清国威胁论”,日本媒体形容北洋舰队的到来,堪比江户时期美国舰队的黑船来航。仅仅围绕定远舰,日本国内就出现过《不如归》、《不沉的定远》、《第二的元寇》等数部小说,宣扬勇敢的日本海军如何去击沉定远舰,连一些懵懂无知的儿童也玩起打定远、镇远的游戏。

  1887年3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敕令“立国之急在我海防,一日不可迟缓。”皇室专门拨款30万日圆作为海防捐款,半年之内从首相伊藤博文到各地贵族、富豪、大名,为海防捐款已达200万日圆,日本政府还发行超过了1700万日圆的海军公债。日本提速了1884年制定的海军建设十年计划,经过了8年发展,海军实力实际已经超过了北洋舰队。

  此外,长崎事件中还产生另一个恶果——清朝的情报大门被打开。一个名叫吴大五郎的日本人在打斗现场,偶然拾到了一本北洋水师水兵丢失的小字典,小字典中的汉文字纵横两侧,标注了0-9不同的小数字。日本情报部门立刻判定这是清军电报用的汉字译电本,通过分析这些汉字与数字,初步掌握了破解清王朝密码的基本方法。为了彻底破解密码,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故意设圈套,提供给了清王朝驻日公使汪凤藻一份汉字书写的长度适中的政府文书。次日日本电信课就顺利截获了公使馆发给总理衙门的电报。时任电信课长的佐藤爱麿利用这一汉字内容完全知晓的电报,仔细研究,终于破获了清王朝公使馆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