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怒,坦克,谢尔曼,虎式,布拉德.皮特

 

  至于片中的战斗场景,更有不少让军迷们吐槽的地方。新兵前出放哨,看到那一个营的党卫军,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完全不像穿插到美军后方的样子。至少能看到有五六个党卫军士兵扛着“铁拳”反坦克榴弹,而到打起来时却只发射了寥寥3发,还只打中一发。

  而片中的重头——坦克排掩护步兵进攻德国村庄一段,四辆坦克枪炮齐发的镜头刚让我吊起些精神,随后美军步兵慢悠悠走出坦克掩护,笃笃定定放几枪的场景让人立刻“出戏”,这样的“战斗强度”,和现代西方军迷们的“历史重演”差不多。

  另外,这部影片中的群众演员大概都是自备道具的军迷。否则你怎么解释双方队伍里层出不穷的各路胖子呢?怎么看45年的德军都不应该出现营养过盛的“美式”大胖子吧。

  这部影片道具满分,但编剧、导演水平也就是国内各路“抗战神剧”的档次,只不过中美两国文化差异,导致桥段有些区别罢了。《300个电影常见桥段》一书几乎把美国电影中所有桥段都概括在内,称只要学会正确的排列组合,就能完成编剧工作。中国电影似乎只是缺了点组合“标准工业件”的功力。

  话说回来,名声在外的好莱坞,本事当然不只于此。俄罗斯的小邦达尔丘克就没学到位。如果说其父创立的“战壕真实”流派把镜头放到了士兵的高度,那么他干脆把视角放到了士兵脚下的烂泥中,《斯大林格勒》片中的苏联战士们唠唠叨叨重复着“不是为了斯大林而战,不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战,只想在战争中生存下去”的调调。与之类似的还有《列宁格勒》、《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之类,几乎可以视为对80年代“解冻文学”的拙劣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