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火箭,探月,彗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航天如今有了“金牌火箭”200次发射的成绩,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按照既定规划稳步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航天技术水平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不过最初吸取和借鉴一些航天先行者的经验,并没有影响走一条独立自主发展航天的路径,更非自我贬低的理由。

  从历史上看,较之发达国家,我国航天事业技术基础非常薄弱,发展时间也较短,还不到60年。如今航天活动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居世界前列的美国,其航天事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近百年。在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时,国家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老百姓还没能吃饱肚子,所以能用在航天上的经费少之又少。即使是现在,相比发达国家,我们在航天上的投入仍不算多。

  正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顶住国外技术封锁的压力,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筚路蓝缕无私奉献,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稳的质量,在浩瀚宇宙中蹚出了一条中国之路。正如一位航天老专家所说:“我们是用修14公里高速公路的钱,修了一条38万公里长的奔月之路。”

  航天人也常常形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履薄冰”。航天工程是高风险、高难度、高成本的重大科学实验活动。即使是空间技术最顶尖的美国,也先后出现了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罹难的悲剧。就在近期,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英国商业载人飞船“太空船2号”又接连发生坠毁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