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那作为这次冲突的“主场”伊拉克,从官方到民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呢?

刘中民: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首先,伊拉克民众冲击美国大使馆,我们究竟怎么认识这个事件的原因?真如美国所说是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然后这些什叶派在伊朗的怂恿下才反美的吗?

这是特朗普强调的逻辑。但是我们要思考,伊拉克如果没有这些年来的反美情绪作为基础的话,伊朗能施加这样的影响吗?根源还是美国自己在伊拉克犯下的错误。

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到今天,十几年的时间,美国改造伊拉克不成功,把萨达姆政权整个否定掉,然后按照教派进行分割的这种权力格局下,以萨达姆为代表的逊尼派力量遭到打压,这也成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兴起的基础。什叶派上台后,也采取部落主义,排斥逊尼派,这是当前伊拉克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同时,库尔德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美国在伊拉克所谓的民主改造化为泡影,伊拉克已经变成教派和族裔冲突的漩涡,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多数伊拉克民众还是把这笔账算到了美国身上。美国在伊拉克是不得人心的,这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结果。

不过,这次特朗普的做法实际上也是相对比较巧妙的,他没有过多指责伊拉克政府,他知道如果过多地指责伊拉克政府,只会更加刺激伊拉克的反美情绪,于是更多地将矛头往外转,让伊朗来背这个锅。某种程度上,这是在缓解伊拉克政府所要承担的压力。

捅了伊朗的“马蜂窝”,特朗普的中东棋要怎么走

伊朗民众集会悼念苏莱曼尼,图自彭博社

但很多事情也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是美国在中东经常面临的。现在很多舆论都用“捅了马蜂窝”来形容美国除掉苏莱曼尼,我相信很快美国驻中东的各个大使馆也会发出安全警示,可能会面临草木皆兵的局面。下一步特朗普的棋要怎样走,是不断激化矛盾还是有其他的办法?

美国国内很多建制派、智库对特朗普的批评是“政策混乱”,你看不到他主要的目标和诉求在哪,想起打哪张牌就打哪张牌,想到怎么打就怎么打。如果把这个问题和朝鲜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话,就更有意思了,有的专家批评特朗普对朝鲜过于外交但走不通,对伊朗过于强硬极限施压但也没有压垮伊朗,这其中特朗普的政策混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观察者网:特朗普经常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善于搞一个大新闻,但之后要怎么办,他并不擅长。

刘中民:特朗普可能就某一件事情很痛快淋漓,老大风范摆得很足,但是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要有连续性,现在美国外交政策的麻烦就在这里,导致政策执行者比较难办。美国外交缺乏一个清晰的逻辑,有的只是不停变化的“风向”。

观察者网:在原本复杂局势下,又加上特朗普“捅了马蜂窝”,是否让中东乱局雪上加霜?

刘中民:这涉及到当前如何从总体上看待中东局势。

首先从大国博弈层面看:美国的力量在相对下降和淡出,但并不是说美国完全不管,只顾跑路;美国仍然想维持自己在中东的主导权,只是想减少自己的战略投入。去年美国想从叙利亚撤出,但一看局面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又回来增加投入。这恰好反映出美国目前在中东的尴尬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