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R&D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7%、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3.6%、高被引科学家升至世界第二……8月27日,《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一连串数据对“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人才工作的进展、成效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也未回避问题,对我国科技人才发展存在的难点痛点进行了客观分析。

R&D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7%

R&D人员是指单位内部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3类活动的人员。作为衡量科技人力投入的重要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则是指全年90%以上工作时间从事R&D活动的人员的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

《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7%,从2016年的387.8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一批领先团队和创新人才加快涌现,据2020年11月科睿唯安公司公布的2020年全球6167位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我国内地上榜人数达770人次,升至世界第二。

在人才结构上,《报告》显示,2019年,R&D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63.6%,这一比例在2015年为50.5%。博士学历人员占比达到8.5%,与2018年相比有较大增长。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所占比重达到76.4%,成为研发人员集聚主体。

从年龄上看,过去五年,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统计显示,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4.6岁,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才俊,有7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龄不到45岁,团队平均年龄不足45岁的项目有26项,占比56.5%,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在领军人才上也是如此。2019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选院士64名,平均年龄为55.7岁,60岁(含)以下的占比达87.5%。

R&D人员投入强度加速但仍处落后水平

《报告》显示,作为科技大国,从国际上看,我国R&D人员总量近年来稳居世界首位。2019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是日本(2018年数据)的5.4倍,俄罗斯(2018年数据)的6.3倍。但具体来看,仍呈现一些结构性问题。

R&D研究人员是指R&D人员中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主要负责新知识、新工艺等的构想创造或课题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以及R&D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2019年,我国这部分人员的全时当量为211.0万人年,比2018年增加24.4万人年,“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速更提高至7.6%。但从R&D研究人员在R&D人员中的占比来看,我国R&D研究人员占比仅为43.9%,世界主要国家都在50.0%以上,韩国R&D研究人员占比高达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