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童黎】“许多国家习惯卑躬屈膝,但俄罗斯不能活在如此屈辱之下。”面对大规模制裁,俄总统普京3月10日仍然坚信:“我们能克服所有困难”。

俄乌冲突2月24日全面升级以来,从石油到猫,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系列制裁剑指俄罗斯方方面面,心中各有算盘。

本周,拜登政府带头对俄大打“能源牌”,扬言“瞄准俄罗斯经济的大动脉”,进一步加剧油价上涨态势和国内通胀,欧盟与英国等盟友反应不一。在美国一直努力进入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情况下,严重依赖俄能源的德国仍旧承认: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德国将寸步难行。

事实上,一边出口一边进口,美国自己也正忙着问他国要能源,哪怕是“关系并不融洽”的产油国。

那些非常注重“形象塑造”的跨国能源企业,倒是迅速与俄“割席”,甚至早于政府官方表态。只是有企业不但没什么实质性操作,还因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遭广泛批评。

然而被美国“瞄准”的俄罗斯能源产业,韧性如何?这“俄罗斯经济大动脉“,美国真掐得动吗?观察者网为此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乾。他表示,西方企业与俄罗斯的“脱钩”自2014年就已开始,俄罗斯实施了大规模的进口替代战略,在中短期前景中能够保障正常生产运营,只是产业升级等可能面临挑战。

刘乾并不认为目前俄能源产业遇到不可承受之压,它不可能被完全排除到市场之外,“你到哪也找不到如此巨量的填补空间”,或者这样做需要非常长时间。

“反而,西方越是禁运,越是激化局势,那么油价会涨得越高,俄罗斯出口一桶油的收入就会越高。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件非常悖论的事情。”另外,即使“能源战”短期利好比较边缘的能源产出国,油价上涨也可能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发展。能源转型的周期可能会缩短,“去化石能源”的时代也可能提前到来。

专家还表示,中俄能源合作本身就在稳步推进中,它是由双方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和经济上的互补性造成的。所以从供应角度来看,它应该是稳定的。

而随着事态发展,制裁俄罗斯的西方联盟中,也渐渐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声称瞄准俄罗斯“经济大动脉”,美国真掐得动吗?

俄罗斯超伊朗成全球受制裁最多的国家 数据源自:Castellum.AI 制图/观察者网 李一帆

跨国能源企业率先与俄“割席”,却无实质性操作

放话“瞄准俄罗斯经济大动脉”,美国政府3月8日突然正式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英国迅速跟进,称将在2022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石油和相应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