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协定有望成为GDP、贸易总额和人口占比约全球30%以上的大型贸易协定。对日本来说,首次和中国、韩国签订经济合作协定,贸易覆盖了日本境内一半以上的地区。

以前,各国之间都是单独签订协定,这由15个国家共同签订同,基于共同的原产地规则和海关手续,区域内所有的出口地可以使用协定上的特惠关税。

此外,从RCEP原产地规则的易用性,发放原产地证明的成本和负担,以及累计规定来看,与现有的经济合作协定相比,更有利于各国供应链的建设。同时,RCEP对投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也做了规定,比较全面。

在日本,产业界对“以零部件、材料为中心的制造业各领域扩大出口”、“有助于内外环境建设促进面向更广阔的出口市场”抱有很大期望。

根据日本政府测算,RCEP将使日本GDP提高2.7%,将增加57万人的工作机会。而且,RCEP中的“原产地规则累积制度”也可能放大减免关税的效果。

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减免关税的对象,只限在对方国家“实质性”生产的产品,但在RCEP当中,在加盟15国生产的零件即使进口也全部视为本国制造。引用专家们的意见,就是:“有利于在亚洲拥有供应链的汽车和电子设备制造商。”我自己也非常期待。

王淅:近期有一些新的变动,一些日本企业撤出中国,中国网络上对此也常有讨论。从您的角度分析,日本产业界对于布局中国的想法有什么变化吗?

冈丰树:谢谢你提这个问题!在日本,这两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对于供应链安全问题做了很多梳理,也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讨论。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世界半导体市场,中国占比达37%,位居第一,美国是24%,位居第二。中国在积极地推进半导体的国产化,今后5年半导体市场的需求还会增加1.5倍。

日本在半导体方面的优势主要是两个,制造设备与材料,日本虽然有关于产业链安全保障的讨论,意见也存在分歧,但是我认为不会简单粗暴地切断和中国的供需关系,在这方面双方还有许多合作空间去创造双赢,实际上,中日企业之间也正在展开多种多样的合作。

同时,在汽车和电子制造领域,围绕着半导体供应,供应链的部分中断使得企业面临生产停止等问题,有很多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至今仍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水平分工模式在全球的渗透。

对此,日本企业需要捕捉到应对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当中的不变因素,以此来构建长期愿景,并指导经营战略和供应链对策的实施。

大部分有识之士认为,以俄乌战争为代表的国际局势动荡局面、人类与疫情共生的局面将会长期化。如果风险是看不到出口在哪里,那长期战略就势在必行,各企业构建战略也需要从长期化来考虑。日本企业需要与中国企业密切沟通,在贸易和投资两方面,在现有的国际规则中继续努力重建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