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基于区域拒止/反介入的总体战略,打航母一直是我军矢志不渝的目标,为此我国发展了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反舰导弹,其中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还都分别达到了各自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说我国现在的反舰导弹在质与量上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状态,已经具备了对美国航母发动饱和攻击乃至超饱和攻击的能力。但却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成功突防就可以很容易的重创乃至击沉美国航母了,可实际上,成功突防只是破开了航母的主动防护罩,只有足够的导弹进一步破开航母的被动防护罩体,才有可能做到重创或击沉。

我国反舰导弹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美国航母的被动防护罩体

美军现役的主力舰是高达10艘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其满载排水量达10400万吨,长332.8米,宽76.8米,吃水11.9米,“尼米兹”级的被动防护罩主要包括装甲和隔舱两个方面:

先看装甲。“尼米兹”级航母水线以上数米,设计了一圈连续的装甲带,一般厚度为203毫米,但在正对弹药舱和动力舱的地方作了特别加强(一般航母的第2层至第4层为主机舱、锅炉舱及舰载机的弹药舱),装甲厚度达到了460-550毫米,而且这些装甲还采用了多层钢板间隔焊接的结构,防护力非传统的单层装甲可比。不仅如此,动力舱和弹药舱还有它们自己的“凯夫拉”装甲,厚度达64毫米。综合来看,“尼米兹”级A4W核反应堆的防御效果接近1000毫米厚的装甲,而俄罗斯“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瞬间能穿透的装甲厚度也才500毫米。但动力舱和弹药舱只有能提供垂直防御的装甲带,上方没有专门的装甲保护。

“尼米兹”级航母的A4W反应堆

与之相比,“尼米兹”级航母飞行甲板的装甲厚度却只有50毫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飞行甲板的位置较高,如果装甲太厚容易因重心不稳,导致舰体在高速机动时倾斜角度过大,另外,机库顶部的吊舱甲板和机库地板也有约5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保护。再就是水下装甲,为了防御苏联650毫米口径的重型鱼雷,“尼米兹”级航母水线以下的舰体采用了屈服强度达1000兆帕,厚度90-160毫米的HY100高强度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