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因素,都促使中欧开始寻找新的贸易线路。目前可选的临时替代方案是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也被称为中间走廊,可以看成欧洲-高加索-亚洲走廊的延伸,并不经过俄罗斯,因此也不会受到制裁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后,中间走廊很快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预计到今年底,货流量可能会激增6倍。
【想要替代北方走廊,中间走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目前来看,中间走廊这条路线,只能说有潜力,但还不至于说能够在短时间内取代俄罗斯北方走廊。毕竟后者运营多年,基建水平相对比较成熟,物流条件有一定的保障。而中间走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物流效率,开发经贸潜力,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当然,这一点,中间走廊的周边国家也心里有数,不过,碍于自身经济体量有限,只能向外界求助。而中国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合作对象。比如说地貌环境复杂险恶的格鲁吉亚,近段时间以来正积极与中企展开合作,改善国内的交通条件。中国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已经宣布,将在格鲁吉亚建一条全新公路的同时,还会对境内现有公路进行现代化改造。
【中企对格鲁吉亚的公路进行现代化改造】
这其实也说明,中方也很看好中间走廊的发展前景。如果中间走廊的开发计划顺利推进,能够帮中国减少对俄罗斯线路的依赖,拓宽贸易线路的多样性。
实际上,中方很早就开始围绕中间走廊布局了。预计于明年破土动工的中吉乌铁路就是一个例证。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工程的中吉乌铁路,与中间走廊尚未被激活的南线有重合之处。公开资料显示,这条铁路将使中国到欧洲的路线缩短近1500公里,此外,由于不需要频繁地通关报关,物流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比起现有线路,可以节省足足8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