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俄罗斯将2023年度的国防与安全预算提高至超过9万亿卢布,占政府总预算的32%;换句话说,将近1/3的政府预算,要用于国防与安全,其中很大一笔是军事开支,所以对俄罗斯而言,是无法承受战场上的失败。

乌克兰自开战以来,扮演着近似“欧洲之盾”的角色,泽连斯基展示出来的所谓“正义守卫者”形象,都是基于他要持续战斗、不能认输、最终取胜条件之上。而且,在领土问题上,泽连斯基没有一丝作出让步的空间,因为这关系到他本人无论是对内、还是对西方的执政合法性问题。

而对美欧而言,此前比较担忧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以及难民危机,实际上并未对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协作造成过多障碍,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所以目前美欧之间的战略协调比较好。特别是在对乌援助方面,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风险均摊,因此他们持续援助的意愿更加强烈,而来自其内部社会层面的一些压力或障碍也能够克服。

那么,战争僵局的临界点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主要还是各方的内部因素。俄罗斯的潜力当然是占优的,而且它是非本土作战,所以政策调整的空间比较大。但不能忽略的是,美欧对俄罗斯能源的限价措施,确实导致俄罗斯的经济自我造血功能遭受重大打击。全球能源价格回归至冲突爆发前的水平,在财政压力陡增的情况下,俄罗斯如何继续保持普通民众与战争之间的距离感,难度显然增大。如果这个距离感把控不好,可能会使得内部出现反对声音。

乌克兰面临的主要远虑是“外部输血”模式的维持,因为目前乌整个经济和国家运行的机制已经被破坏,完全依靠美欧通过援助形式的“外部输血”。美欧虽然对乌克兰做出没有时间限制的“输血”承诺,但乌克兰的可动员兵力总数是有限的,而北约坚持不亲自下场、不会派一兵一卒到乌克兰。所以美欧及北约的援助可以满足乌克兰在经济、军事上的需要,但无法解决其人力资源的短板,显然这就是它的临界点。

但对美欧而言,更多的是跟他们内部的政治进程相关。我们知道,美国明年将面临总统大选,不少欧洲国家也面临选举压力,反对党和在野党可能将援助乌克兰的这个“无底洞”作为工具进行政治斗争,掀起这些国家内部的党派间斗争,从而可能影响他们对乌政策的成效。

当地时间2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突访基辅,并宣布5亿美元对乌援助。图自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