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看出,在本届德国政府中,总理府与外交部在对华政策上并不同频。

4月15日,王毅会见德国外长贝尔伯克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原计划与贝尔伯克同期访华,参加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虽然他最终因感染新冠而未能成行,但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亦是同期访华,因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希望在外交政策上更团结、发出更响亮的欧洲的声音。

但很显然,法国与欧盟在外交政策上并未同频。据称,马克龙与冯德莱恩行前曾在爱丽舍宫共进午餐,就访华的立场与表态进行协调。当时欧洲媒体普遍猜测,冯德莱恩和马克龙将在访华时分别扮演“红脸”和“白脸”,相互配合帮衬,代表欧洲对中国的两种不同看法。

然而,马克龙在访华时却抛开了既定剧本,大声呼吁欧盟不要做美国的“附庸”,并顺路带来豪华阵容的企业代表团,收获多个大单。回国之后,马克龙又一再重申了访华时的表态,强调欧盟战略自主,并警告欧盟不要被卷入一场因“美国带节奏,而中国反应过度”导致的台湾危机。这让一心想要搞好跨大西洋关系、正在竞选北约秘书长的冯德莱恩很下不来台。

因此,关于贝尔伯克此次访华的时机,德国和欧洲评论界纷纷用了“非常微妙”这个词。继法国总统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各说各话”之后,她作为德国外长的姿态和访华成果无疑引人关注。目前看来,一贯奉行价值观外交的绿党政治家贝尔伯克应该算是遵照既定剧本走了过场。其实,鉴于她在德国和欧洲的政治地位以及本人的政治能力,指望她修复跨大西洋关系或对中德、中欧关系形成实质性影响,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从去年11月来访的朔尔茨,到刚刚离开的贝尔伯克,欧洲政治家接二连三到访中国,相较中国一以贯之的立场,他们好像都处在各自不同的频道,从他们身上很难看出欧洲对外政策的整体原则和脉络。

若探究欧洲对外政策的碎片化背后的原因,首先当然是欧盟各成员国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传统。除此之外,还能看到,近年欧洲政界出现了一些高举普世价值大旗,大谈价值观的政治势力,他们占据道德高地,四处挑衅,对偏向现实政治的传统政治发起挑战,贝尔伯克所属的德国绿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其实,早在一百年前,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就已经用“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的界分揭示了这类政客的问题。在责任伦理的准则下,行为是否具有伦理上的正当性取决于行为带来的后果;而在信念伦理的准则下,行为的伦理价值“内在于”这个行为本身所依照的一些终极原则,与行为后果无关。韦伯在著名演讲《以政治为业》的结尾处说:“就此而言,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便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唯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够担当‘政治使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