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外长会举行期间,秦刚外长与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会晤,这是两个月以来中印外长第二次对话,这一回,两人除了谈两国在上合、金砖等框架下的合作以外,还就实控线争端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次对话比上一次要长不少,持续了大概70分钟。

【上合外长会期间,秦刚外长与印外长会晤】

值得一提的是,外交部在通告中指出,秦刚外长对苏杰生表示,中印都处于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梳理近几年来的中印外长对话,这应该是中方首次在中印关系上作出相关表述。

当秦刚外长说到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时,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向,但结合中印的外交关系实际,我们第一个联想到的,恐怕就是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当时,尼赫鲁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严正交涉,执意采取所谓“前进政策”,企图单方面改变中印边界现状,塑造既定事实。

但解放军用一个月时间,就把印军非法布设在中国境内的多个哨所与据点全部拔除,就地全歼印军王牌第7旅,在达成战略目的后,又从实控线主动后撤,交还战俘、枪支弹药,并再次强调边界问题应和平解决。效果也很明显,对印自卫反击战后,印度对相关问题的态度,明显审慎了许多。我们通过军事上的胜利,取得了政治、外交斗争的主动权。

【对印自卫反击战的相关历史影像】

如果秦刚外长所说的是这段历史,而印度又能从中汲取到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当然,即便另有所指,也不排除印度那边主动对号入座的可能性。外交辞令之所以有讲究,就是因为给各方都留下了充分的解读空间。

总体来看,中印对于实控线争端,仍然有分歧,不过两国的关注程度不同。印度那边的优先级更高,一直在强调,中印关系想要正常化,首先要解决边界问题。而中方始终主张,边界问题应摆在适当位置。可见,中印双边关系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度对边界问题的认知是否会有转变。

但印度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结构,组成相当复杂,受到国内民族主义、沙文主义跟殖民主义遗产的多方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