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很有可能被《通胀削减法案》指定为“外国担忧实体”的中国企业却很难期待这样的优惠。虽然与美国国内整车企业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寻找迂回路径,但不确定性很大。这是因为在美国迅速成为电动汽车主要市场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公开表态要遏制中国这个竞争者的市场参与。在中国企业被淘汰的美国市场,日本松下是韩国电池行业唯一的重要竞争对手。
继美国之后,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韩国电池行业也抢占了波兰、匈牙利等主要基地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与美国相比,欧洲对中国相对友好。进军美国受阻的中国企业也在多方面寻求进军欧洲。但在本国的成功神话能否在海外延续还是未知数。
韩国一位电池行业负责人表示,“从根本上来说,很难忽视中国电池企业。但关键是在海外能否确保内需市场那样的性价比和收益率,还需要观察。”
要想启动电池制造工厂,平均需要3万亿韩元(约16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巨额建设费用,而且到批量生产阶段,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批量生产后,必须优化良品率,使次品比率降至最低,但在这一过程中又需要花费巨额费用和时间来反复试验。培养能够启动当地制造设施的专门人才也是不容易的问题。
在这方面,韩国的三大电池制造商已经先于中国稳定了欧洲生产基地,并获得了技术诀窍。以此为基础,正在快马加鞭抢占新客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