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俄两国不断深化合作,“中俄联盟”、“中俄军事同盟”一类的说法在国际舆论上不断出现,但在事实上,中俄并没有组成联盟,中国“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也未改变。而在中方多次强调,中俄关系的“三不原则”后,俄罗斯方面对此也有了更加清楚地认知。

【中俄已经组织了6次的联合空中巡航】

日前,有俄学者在俄《观点报》发表文章称,中俄两国建立起特殊伙伴关系,但迟迟没有结成军事联盟,有三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中国坚守的三大原则——首先是中国的历史经验使得中方对结盟一事持谨慎态度;其次是从地缘政治层面考虑,不愿因结盟影响外交灵活性;最后则是中国认为结盟属于霸权主义行为,与中方在南南关系中的定位不符。

可以说,俄学者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当前国际舆论上所说的“中俄同盟”,指的不是类似欧盟、东盟的地区组织,而是与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集团相同的,带有明显针对性、排他性,为了称霸全球而组建的同盟关系。

【西方认为中俄已经建立起类似北约的军事同盟】

而这种同盟关系,恰恰是中国早已明确的,除了《中朝友好互助条约》这个特例外,不会与任何一国建立的。这是因为,建立类似北约的军事政治同盟,在全球范围内搞零和博弈,既不利于全球的和平稳定,也不利于中国的全面发展。

简单来说,中国早就对全球作出了“不称霸”的承诺,中方现在追求的是广交朋友,减少树敌,与全球大多数国家结成伙伴关系,一道推进全球共同繁荣。与俄罗斯结盟一事,无疑与中国的外交原则背道而驰。

【中国正在全球范围内广交朋友,图为巴西总统卢拉到访中国】

其次,同盟关系具有很强的约束性,是国与国之间作出的关键承诺,一旦结成同盟关系,双方在许多方面就必须保持协同一致,且在结盟之后,双方在外交领域的灵活性都将受到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