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他们来说毕竟不是为了保卫国家的战争,能够在这样的战斗中活下来已经是幸事,自然会想着办法浑水摸鱼、保全自己。他们能这样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在这样的事件发生后不久后,来自车臣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入境乌克兰。当时网上还有这么一句话来总结车臣籍士兵的战斗作风:“路边看见一只狗也要扇它一耳光,土里刨出来的蚯蚓也要竖着切两半”。如果雇佣兵们坚持与之为敌,下场搞不好甚至不如被切成两半的蚯蚓。

明面上很帅,实际只被当肉盾:那些去乌克兰的外籍雇佣兵都怎样了

好在基辅巷战并没有爆发,随后乌克兰方面就宣布停止放开雇佣兵的入境,原因则是这些雇佣兵军事素质参差不齐、军心涣散没法好好作战云云。写到这,笔者忍不住笑出了声:但凡乌克兰方面能够保证雇佣兵的后勤供给,起码做到与乌军一视同仁;再发放充足的资金、武器弹药,搞不好这些雇佣兵还有一战之心。而这些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一块的雇佣兵在抵达乌克兰后看见的一地鸡毛并没有引起注意,他们和乌克兰政府提出的政策反而沦为全世界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

小结

明面上很帅,实际只被当肉盾:那些去乌克兰的外籍雇佣兵都怎样了

总体来说,无论是电影荧幕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雇佣兵大多是为某些利益而战,要么是私人武装的打手,要么就是四处流窜的暴乱人员。上升到国家利益层面而战斗的雇佣兵简直少之又少。而他们所面临的战斗也大多数属于低烈度的冲突:在这种冲突背景中,重机枪、迫击炮都属于重武器。

明面上很帅,实际只被当肉盾:那些去乌克兰的外籍雇佣兵都怎样了

而广泛流窜着雇佣兵的只是治安混乱、军备废弛的小国,遇上真刀真枪的战斗已经算是小概率,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在战斗中存活的几率相当大。并不会出现与装备着坦克、步战车等高度机械化的敌军作战,更何况敌军还拥有制空权。子弹和炮弹比威力,显然是炮弹的威力更大;防弹衣和钢铁装甲比硬度,显然是装甲更硬:雇佣兵注定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