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关系学者迈克尔·多伊尔近日出版新书,题为《冷和平:避免新冷战》,作者认为,世界正处在另一场冷战的边缘,但不像第一次冷战那样极端,因此可以称为“冷和平”。

作者认为,“新冷战”逼近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和西方傲慢,上世纪90年代,苏联刚刚解体时,西方原本可以将俄罗斯纳入共同的欧洲安全架构,并在俄罗斯建立更“开明”的政权。

但是美国却基于僵化的“自由霸权”理念,强力推进北约东扩,导致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兴起,最终演化为俄乌冲突的爆发,将中俄推向“结盟”

其次,作者将新冷战与原始冷战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新冷战不会像第一次冷战那样极端,因为现代国家与三十年前不同,没有国家想要用一种理念统治全世界。因此,“与冷战不同,冷和平不包括代理人战争、秘密破坏或试图破坏对手国家的独立性”。

作者认为防止新冷战,最好的防护墙是美欧等国在国内追求负责任的领导,并以解决民粹主义导致的国内不平等现象,而非对外“遏制”“打压”。

本书将中美竞争的根本原因定位于两国内的“意识形态”和“国内经济失衡”,这一观点引发争议。国际关系学者乔·英格·贝克沃德在《外交政策》刊文,提出不同意见。

贝克沃德认为,将“意识形态”和“地缘经济”视为塑造新冷战的主要因素,只能片面解释如今的中美竞争,更关键的是“霸权地位”。

例如,中国的体制与20年前并无太大差异,美国对世界的看法也没有发生转变,因此,推动美国将对华政策从接触转向遏制的主要因素来自力量平衡的变化。

并且这种力量不仅仅来自经济,贝克沃德以日本为例,美国在1980年代对日本的经济崛起进行打压,签订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至今未能重启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