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直-10开始研发的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已开始存在了两种不同的武装直升机机体设计理念,即以美俄为代表的,立足传统材料研发大型武装直升机,以及以欧洲为代表,立足新型符合材料研发中型武装直升机。前者的代表作是美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后者的代表作则是“虎”式与“猫鼬”武装直升机。而从目前武直-10的外部机体结构来看,其效仿的无疑是欧洲武装直升机的风格。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种选择无疑是一种失误。

  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不断对庞大的陆军部队进行精简,但中国陆军“大陆军”的发展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即使在陆军参与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中,武装直升机都应有能力承担对敌方较大规模装甲部队的摧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首要条件,就是武装直升机足够坚固的机体结构与挂载能力。相比欧洲武装直升机,美俄武装直升机极为强调挂载能力,正是“阿帕奇”确定了武装直升机16枚导弹的最佳最大挂载,而这都是建立在美俄武装直升机坚固的机体结构之上。相比之下 ,无论是中国的武直-10还是欧洲武装直升机,受制于较为脆弱的机体结构,最大挂载能力均局限在8枚导弹与两个中型火箭。由此可见,武直-10现有的机体结构无疑极大制约了其有效承担日后的实战任务。